行草与花笺:石云书法中的媒介选择与美学意涵

2025-02-24 17:20:34艺术家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42aef1d4ea50f8312292d6d263081aa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549ca27f8380e95989c5a7dba9d7e76.png

行草与花笺

石云书法中的媒介选择

与美学意涵

沙棣

石云作为当代诗人、书画家,其艺术实践以诗、书、画三位一体为特色,尤以题画诗与行草书法的结合为世人所重。他笔下的“高士”系列题画诗,如《高士泛舟图》《高士种田图》《高士结庐图》等,不仅展现了传统文人隐逸精神的复归,更通过媒介选择与艺术语言的融合,构建了一种“古意今情”的美学境界。本文以石云的诗集《石云诗草》《石云品画诗集》《石云题画诗集》为核心文本,结合其书法实践,探讨其媒介选择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美学意涵。

一、媒介的物质性:花笺与行草的对话

石云的书法创作常以传统花笺为载体,其材质肌理与行草书法的流动性形成独特对话。花笺作为文人雅士钟爱的书写媒介,具有天然的装饰性与文化隐喻。在《高士泛舟图》中,“暮色苍苍荡小舟”一句,行草笔势如波纹荡漾,与花笺上的暗纹相映成趣,形成“舟行纸上,墨染云烟”的视觉效果。学者姚奠中曾评其“字无俗格”,正是基于其对媒介特性的精准把控——花笺的细腻纹理与行草的奔放线条形成张力,既保留了晋唐书风的雅正,又融入现代审美的自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7be2afc7137e5f83514a0c0ba8cf41d7.png

石云·《题<高士泛舟图>》

石云对花笺的选择,亦暗含对“文人日常”的复现。如《高士煮茶图》中“置壶云石上,烧火作闲人”一句,书法以疏朗布局呼应诗句的闲适意趣,花笺的素朴底色与墨色浓淡相生,营造出“茶烟轻扬,心远地偏”的意境。这种媒介与内容的互文,恰如学者徐建融所言:“石云题画诗在当代是孤例,其诗书画的结合,是对文人传统的深度激活。”

二、行草书法的美学特质:流动性与诗意的同构

石云的行草书法以“遒润平和、意趣洒脱”著称,其线条的流动性与诗歌意象的动态性形成同构。例如《高士逐月图》中“行舟江上追明月”一句,书法笔势如江流奔涌,字形欹侧间似有舟楫摇曳之态,墨色的枯润变化则暗合“划破秋凉几万痕”的时空纵深。这种书法与诗意的共振,呼应了朱良志对文人画“以线写意”的阐释——线条不仅是形式的载体,更是心象的延伸。

在《高士羡竹图》中,“常羡青青山里竹,不浮不滞拂歊云”一句,行草笔法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表现竹叶的飘逸,墨色由浓转淡,恰似云雾缭绕。介子平曾指出,石云的书法“出入法度而能破格”,其行草并非单纯的形式创新,而是对古典技法与文人精神的重新诠释。这种“破格”的实践,使书法成为诗意表达的延伸媒介,而非单纯的文字记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f3c3550e6f112cb1d0cec011efb34185.png

石云·《题<高士待雨图>》

三、诗书画三位一体:隐逸主题的媒介化呈现

石云的题画诗常以“高士”为核心意象,通过诗、书、画的交融,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俗的精神世界。以《高士归隐图》为例,“波上山中两可留”一句,书法以横向取势模拟水波,纵向笔画则如山峰耸立,画面空间的虚实与诗句的哲思形成对话。学者霍松林评其“文情交融,雅静真淳”,正是指这种媒介间的互渗:诗为画魂,书为诗骨,三者共同指向“隐逸”这一主题的终极追问。

值得注意的是,石云的题画诗常以“空白”为美学策略。如《高士待月图》中“独有孤舟闲待月”一句,书法布局疏朗,留白处似江天辽阔,与诗句的期待感形成呼应。这种“以无写有”的手法,暗合道家“虚室生白”的哲学,亦与朱良志所强调的“中国艺术的空灵境界”一脉相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20d03d57e09cfe4d651517f68f8b6aed.png

石云·《题<高士对月图>》

四、当代语境下的古典重构:媒介化与经典性

石云的艺术实践并非对传统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媒介选择与语言革新,完成对古典精神的现代转化。在《高士品山图》中,“煮茶无友至,独品眼前山”一句,书法以枯笔飞白表现山石的嶙峋,花笺的浅绛底色则暗示秋山暮色。这种媒介的综合运用,恰如袁志坚在《与古为新》中所言:“书法经典的媒介化,是文化纪统与个体经验的递归。”石云通过花笺、行草与题画诗的三重媒介,将个人隐逸情怀升华为一种普世的文化象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31eae092269702954a742118bda9e91c.png

​石云·《题<高士对山图>》

学者杨吉平曾指出,石云的书法“兼具古意与时代性”,其行草虽取法晋唐,却在章法上打破程式,如《高士啸吟图》中“野老忽长啸”一句,字形大小错落,墨色对比强烈,形成视觉的戏剧性。这种创新并非背离传统,而是以媒介为桥梁,实现“与古为新”的创造性转化。

石云的诗书画艺术,以花笺与行草为媒介,构建了一个贯通古今的美学世界。其题画诗中的“高士”形象,既是文人理想的化身,亦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回应。通过媒介的物质性与诗意的流动性交融,石云证明了传统的生命力——它不在于形式的固守,而在于精神的激活。正如姚国瑾所论:“石云的艺术,是古典文脉在当代的鲜活延续。” 在媒介更迭与文化转型的今天,这种实践为传统艺术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END-

【书院环境】

【书院地址】

文侯书院

(责任编辑:王丹)

推荐关键字石云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