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书院灵犀照影:石云《石云品画诗集》中的诗画哲思——兼与启功《论书一百首》之思辨

2025-02-14 18:03:16艺术家提供

石云《石云品画诗集》中的诗画哲思

——兼与启功《论书一百首》之思辨

沙棣

在艺术与学术交织的璀璨星空中,石云的《石云品画诗集》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迷人而深邃的光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fdb13fe555b192fc18d46d8ae7a7520.png

一、《石云品画诗集》:诗画交融的生命哲思

(一)“一丸凉月照空山”:以诗为镜,映照画中生命的本真

石云的品画诗,宛如一面澄澈的镜子,将画作中潜藏的生命本真清晰地映照出来。在“一丸凉月照空山”这句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一轮孤月高悬于寂寥的夜空,清冷的月光洒落在空旷的山间,万籁俱寂,唯有月光与空山相互凝视。当我们将这句诗与相应的画作联系起来,不难发现,石云通过对自然意象的巧妙组合,将画中那种超脱尘世的空灵意境精准地传达出来。他不仅描绘了画面的外在形态,更深入挖掘了画家在创作时所试图表达的对生命宁静与本真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喧嚣的一种无声回应,提醒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要忘记生命最初的纯净与质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74e37999da52eaf7231147fbef2dc8d.png

石云·一丸凉月照空山

(二)“疏林不语向心寻”:哲思为径,探寻画作背后的哲学意蕴

石云的品画诗中,哲思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画作与读者的心灵,引导我们探寻画作背后的哲学意蕴。“疏林不语向心寻”,疏林静默,却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某种深邃的信息。这让我们不禁思考,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是否也在通过疏林这一意象,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寻?石云的这句诗,巧妙地将道家的“无为”思想与禅宗的“内省”观念融入其中。疏林不语,恰似道家所倡导的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的态度;而向心寻,则体现了禅宗对内心觉悟的追求。石云通过品画诗,将这些哲学思想与画作紧密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得到哲学的启迪,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d0caffec85cd6d53412c1b68f5be429.png

读倪瓒《容膝斋图轴》

鸢飞空宇水无痕,江上孤亭伴野云,

莫道秋山生意少,疏林不语向心寻。

(三)“不记红尘记月钩”:留白为韵,营造空灵的艺术境界

石云品画诗中的留白,为读者留下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空灵的艺术境界。“不记红尘记月钩”,短短数字,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诗中没有对红尘的具体描述,也没有对月钩的详细刻画,然而正是这种留白,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填补其中的空白。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唯有那弯弯的月钩悬挂于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这种留白,不仅是诗歌语言上的省略,更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它使诗歌摆脱了具体物象的束缚,更接近艺术的本质,让读者在想象中与画家、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4f78892bc8d9f062ce1e4898626f64b.png

《海边偶思》

暮色苍苍荡小舟,群山隐隐远村幽。

阿翁从此云波上,不记红尘记月钩。

(四)“茫茫江上暖浮生”:意境为魂,展现生命的温暖与希望

“茫茫江上暖浮生”,这句诗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温暖的意境。茫茫江水,无边无际,象征着生命的广阔与未知;而“暖浮生”则为这浩瀚的江水注入了一丝温暖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石云在品画时,通过这句诗将画作中的意境与生命的感悟相融合。在面对一幅描绘江景的画作时,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江水的波澜壮阔,更是生命在其中的渺小与坚韧。这种对生命的赞美,使诗歌具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4e31c6452269acb09e60ea320356aa1d.png

扇面·春风无限意   一夜到君旁

二、与启功《论书一百首》的比较

(一) 生命真实的表达:共通与差异

石云的《石云品画诗集》与启功的《论书一百首》都致力于对生命真实的表达。启功先生在《论书一百首》中,通过对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的描述,展现了书法艺术在不同时代的传承与演变,以及书法家们在书法创作中所倾注的心血与情感。他以精准的诗句,勾勒出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让我们看到了书法艺术与生命的紧密联系。例如,他对王羲之书法的赞美,不仅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王羲之在书法创作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境界的敬仰。

然而,二者在表达生命真实的方式上存在差异。石云的品画诗更侧重于通过对画作意境的营造和哲思的融入,来表达生命的真实。他关注的是画作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以及画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而启功的《论书一百首》则更侧重于从书法的艺术技巧和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书法笔法、结构、气韵等方面的分析,展现书法家的生命状态和艺术追求。他的表达更加具体、客观,注重对书法艺术本身的研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08e2fb803b8701e208d85010a5f7514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1e654913f7850a144d175bd0cdb048a.png

石云·春风拥薄雾  带梦入溪来

(二) 哲学思维的运用:深度与广度

在哲学思维的运用上,石云的品画诗展现出了独特的深度与广度。他广泛汲取道家、禅宗等哲学思想的精华,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品画诗中。通过对画作的解读,他引导读者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疏林不语向心寻”这句诗中,他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禅宗的内省观念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得到哲学的启迪。

启功的《论书一百首》虽然也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考,但相对而言,其哲学思维的运用更加侧重于儒家的中和思想和辩证思维。他在论书时,强调书法的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以及书法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他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分析,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儒家对和谐、平衡的追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d4002c0c746a37f2b7196da7925eea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c3b4fe952d7fa6174036928f4b87e033.png

石云·乘舟寻古庙  下涧看村童

(三) 艺术表达的风格:空灵与严谨

石云的品画诗以其空灵的艺术表达风格而著称。他善于运用留白、意象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例如,“不记红尘记月钩”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留白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意境。

启功的《论书一百首》则以其严谨的艺术表达风格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语言精准、凝练,对书法艺术的描述和分析细致入微。他以严谨的逻辑和准确的语言,阐述了书法的技法、审美和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ecc6c2972c1c0d451598537ee51afee2.png

《无题》

蓝天日冷泛青光,玉屑寒芦敲梦窗。

洗尽尘心乘月去,桂花树下煮茶汤。

三、结语

石云的《石云品画诗集》以其独特的诗画交融风格、深邃的生命哲思和空灵的艺术境界,在艺术与学术的领域中独树一帜。与启功的《论书一百首》相比,二者在生命真实的表达、哲学思维的运用和艺术表达的风格上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和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石云品画诗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当代社会,艺术与哲学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云的品画诗和启功的论书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它们让我们看到,艺术不仅仅是形式的美,更是思想的表达和生命的映照。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68640a7264c7ad5bb39702888bd053fb.png

--------------END--------------


(责任编辑:王丹)

推荐关键字石云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