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赵志刚:内心深处是个极其分裂的”矛盾体“
2014-10-13 08:29:25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艺术家赵志刚
10月12日下午,赵志刚的首次个展在上海可雅艺廊展出,主要展出新作《半盲人》和《幻影》系列。赵志刚出生于河北保定,201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13年开始创作《局外人》系列,画面中的“蒙眼男”成了典型的符号之一。伴随“蒙眼男”的反复出现,不确定、孤独、焦虑之感似乎蔓延在每件作品中。不过,赵志刚却告诉记者,他想提示的是一种对自己、对社会的自信态度。这位1988年出生的新锐艺术家,自称是“极其分裂”的人,他将内心的情绪和城市的矛盾结合起来,转换为一个个不真实的场景。展览开幕前,赵志刚接受了雅昌艺术网的专访。
《半盲人》系列
《半盲人》系列
雅昌艺术网:看了您的作品后,我很好奇,很多“85后”、“90后”的艺术家受到动漫美学的影响,不过您的创作方向似乎更须向与心灵思考?
赵志刚:也有人问过我,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小清新”,画得内容更加日常一些,比如身边的朋友或是生活的情景,我的作品似乎和年纪不相符。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感觉那些内容和自己不挂钩。这可能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从小被人说是比较成熟的。我的故乡是座小城,2009年时才通上移动信号。我从大学开始离开故乡去了天津,毕业后定居北京。最初在798,之后在2012年搬到宋庄。因此,我大学后的每一步,面对的都是“新”的概念。
整个世界在我看来,是比较分裂、矛盾、困惑的。这是这个时代统一的现象。但反过来想,这也是我们社会的优点。其实这些想法也是有变化过程的。我在天津美院时,画的是现实主义范畴的写实油画,但毕业后来到北京后,我看到的社会和想象的样子有很大区别,随着个人角色的转型(由学生转为职业艺术家),这种变化和冲突面会越来越明显,我会思考个人的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是否能运用、能匹配。社会的发展快,学校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相对比较滞后的。
《幻影》系列
《这个世界会好吗》
雅昌艺术网:您本科主要画写实油画,真正形成《局外人》、《半盲人》等作品的风格是在2013年,那毕业前几年您主要进行哪些创作?最初怎么会想到创作《局外人》系列的?
赵志刚:其实大学里我也想通过作品,表达内心困惑的感受。我在大学里参加过一个展览,有一位老师提醒我,以结果为导向来说,我画这类作品可能没法得到理想结果,他们更需要赞扬、歌颂类的主题。当时我也困惑,略带负面的情绪难道就不能被接受吗,其实社会中这类问题是存在的,那么为何特意回避或忽视它?这让我无法接受,因此我没有考研,我到了北京。
两年多的时间看了大量的书籍,包括中外的艺术发展脉络方面,哲学,建筑,还有宗教礼仪等等等等,各个方向吧!越看越觉害怕,原来还有那么多需要我或者我们去了解去拥有的东西。回到作品当中也是想有个彻底的改变,任何事情的转变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艺术,我所了解到的当代艺术是很复杂的,它有自身的逻辑,有体系。 以前是画写实一些的现实主义内容的作品,那种描摹现成物或影像照的过程与结局,使我感觉自己像是个机器在制作二手货。 这样就会有个强烈的感觉:打破原有的秩序,建立一个新的结构。
2013年年底我创作了《局外人》。我首先想要面对一下自己,听听心里的声音,积攒的那些矛盾,那些问题都想通过作品来表达,看看能不能慢慢地、自然地形成一条线索。虽然我说转型需要充分的时间准备,但作品的主题,比如《局外人》、《半盲人》等,都不是先设定好的结构,它是慢慢形成的。
雅昌艺术网:《局外人》系列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画中人的遮眼形象,而是他所处的不真实的环境,这种不真实的环境到《半盲人》系列更明显,形成一座座虚幻的、甚至颠倒的楼宇。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赵志刚:从上学到毕业工作的生活经历,自己无时不刻的扮演者局外人的角色。“北漂”这种社会的演变出来的定义,也加深了这种冲突感。这样一种状况让我开始寻找一种内心的理性、冷静,即追求丰富情感,又处身世外的生活态度。局外人的角色可以看到很多内容。好比提到“影子”,从理论角度来说,每一件物体都有一个影子,但这在我们国家好像是不成立的,一个物体有很多影子,所有的事物反射出的面向是非常多的,都是没有统一标准解释的。《半盲人》、《幻影》系列与之前的作品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那种思考依然存在,只是在更深的层面展开。半盲人其实是相对于全盲人而出现的,在这里的“盲”并不是所指的“眼睛”,而是能指的“心”。形式上,我想要把结构更加明确一点,比如横、竖线和色块的对比。
雅昌艺术网:“遮眼人”似乎已成为您的“符号”,在各个系列中延续下来。
赵志刚: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符号”都是在延伸中慢慢发展的。最早画《局外人》的时候,人物是不确定的,他不一定是我自己,可能是你,可能是你周围的人。很多人看到作品后,想到了自己,这可能是一种共鸣吧!最早《局外人》时也出现过没有遮蔽双眼的男性,他也有自己的不确定,有孤独,有焦虑。当然在这种孤独与焦虑之外,我还希望作品能够传达一种“信心”。对于未知的一个积极的期许。
《局外人》系列
雅昌艺术网:您最早提到世界的分裂和矛盾。不过从您表述来看,您提到的“信心”和作品直观表达出的孤独也是一种矛盾。
赵志刚:我自认为自己是极其分裂的一个人。“信心”也可能是一种期许和愿望,对于社会,对于未来,它或许会生长,或许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雅昌艺术网:那么您对《半盲人》系列之后的走向有哪些期许和变化?
赵志刚:我现在还在创作《半盲人》系列,还有部分作品没有展出城市的内容继续深入下去的。我想要把“分裂”、“矛盾”更加冲突化,更极端的表达出来。以前有一位老师提醒过我,做艺术、或者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我希望我的作品更精细。同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铭记最初学习艺术时的想法。当一个人走到一个成熟度的时候,可能会丢下初心。我希望我作品中,有一部分表达出自己最初时的感受,那种对艺术、对生活最原始的冲动。比如现在不少人追求的技巧和思维,我认为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最初的心境。我希望将来还能保持这点。
雅昌艺术网:谢谢您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
(责任编辑:彭菲)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