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指数 | 月度(2025年2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2025-04-07 16:32:10雅昌原创专稿
雅昌指数 | 月度(2025年2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近几年,国内展览以及策展生态不断更新,比如非赢利空间艺术家个人申请和主导的展览项目,强调艺术创作的自主性和实验性,为艺术展示提供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关注到这一现象,将其纳入观察范围,对这些展览项目进行跟踪和分析。这种对新兴展览生态的关注,不仅反映了艺术策展领域的新动向,也为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策展人:陈文令 青阳溪岸艺术特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艺术赋能乡村 文化激活希望
活动现场
2025年2月8日,青阳溪岸艺术特展在安溪尚卿青洋溪岸开幕,此次展览由陈文令担任策展人。展览的核心理念是“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激活希望”。艺术家陈文令领衔的团队,通过将废弃的猪舍鸭棚改造为茶室、陶瓷店、藤艺铺等特色空间,巧妙地运用“出砖入石”等闽南传统建筑工艺,赋予乡村新的生命力。同时,展览打破传统展示模式,将雕塑、陶瓷、民俗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自然景观中,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展览现场:一幅生动的乡村艺术画卷
“打铁三兄弟”雕塑装置将非遗技艺转化为视觉史诗
旧鸭舍以“出砖入石”的传统建造工艺翻新改造的茶事展厅
青阳溪岸艺术特展现场宛如一幅生动的乡村艺术画卷。潺潺溪水旁,经过艺术家改造的废弃猪舍鸭棚变身成别具一格的茶室、陶瓷店等特色空间,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田间矗立的“打铁三兄弟”雕塑群像,诉说着千年冶铁文化的传承,而陶艺家的粗瓷作品在老船木与旧石料搭建的展厅中,展现出质朴之美。非遗竹藤编技艺展示、藤铁工艺展览以及农产品展销等活动,让现场热闹非凡,游客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沉浸于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整个青阳溪岸在艺术的浸润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策展人:策展团队 时间的形状:20周年特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过去二十年艺术生态的互动与发展
2025年2月26日,站台中国20周年特展“时间的形状”在798艺术区开幕,此次展览由站台中国策展团队策划。
展览现场
此次特展旨在通过艺术作品与文献梳理,呈现过去二十年艺术生态的互动与发展。展览将线下展览与线上文献项目相结合。线下展览以绘画为主体,通过精选的作品展示站台中国对艺术的理解和视角。线上则推出“20年展览史”的文献项目,回顾站台中国与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藏家等艺术同仁的互动历程,将过往的时间和事件以文献形式重新梳理,显化出新的肌理。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呈现了艺术作品本身,也展现了艺术创作背后的时间维度与文化脉络。
展览现场:多角度感受艺术深度与时间脉络
展览现场
在展览钟可以看到二十年间艺术生态的多元变迁。展厅内,每一幅作品都如同时间的切片,记录着艺术家的创作轨迹,而线上“20年展览史”文献项目则进一步梳理了站台中国与艺术同仁的互动历程,让观众从线上线下多个角度感受到艺术的深度与时间的脉络。
策展人:王春辰 吴啸海个展“诺斯托伊”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AI时代的艺术追问
2025年2月27日,吴啸海个展“诺斯托伊”在春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王春辰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圣殿》局部
展览通过艺术创作探讨人类感知的主体性与文化的相对性,同时反思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的不可替代性。展览以“诺斯托伊”为主题,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归乡”的概念,象征着对艺术与自然、人类感知与主体性之间连接的回归。艺术家通过综合材料装置与神话意象,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边界,挑战观众对艺术的既有认知,同时质疑“人看到什么,是谁决定的”这一问题。
展览现场:众神与大鹅
《萨图尔努斯》
《席尔瓦努斯》
展览现场
展厅内,最引人注目的装置作品《圣殿》由雕塑工厂的废弃材料搭建而成,其形态介于帐篷、雕塑与禽类养殖圈之间,成为几只从农贸市场买来的大白鹅的栖息地。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带有达达主义的荒诞与幽默,也戏谑了观众对“文化”的固有认知。展厅中的五件小型综合材料作品分别以罗马神话中的神祇命名,如雅努斯、贝罗娜、福尔图娜等,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交汇。这些作品以灰白色为主色调,呈现出一种模糊而神秘的视觉效果,观众需要通过想象力去捕捉其中的形象与象征。
策展人:廖雯 女性艺术展「诗」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展现女性多元身份与内心世界
2025年2月28日,女性艺术展「诗」在金杜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廖雯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展览以细腻而深刻的视角,呈现女性艺术家们在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媒介中的独特表达,旨在打破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展现女性的多元身份与内心世界。通过诗意化的艺术语言,展览探讨女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复杂角色,同时构建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邀请观众参与作品的解读与创作,共同思考女性的力量与柔美,推动社会对女性议题的关注与理解。
展览现场:既植根于日常又超然于日常
展览现场
展览空间被精心布置,作品以一种既植根于日常又超然于日常的方式呈现,探讨女性在生存中最隐秘、入微、真实的内心状态。例如,苏亚碧用金属丝编织出蜻蜓、衣服、镜体等作品,展现了女性艺术在材料与形式上的独特延展;喻红的《麦粒、煤块和泥土》则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乡村经验与城市精神的融合。现场氛围宁静而深邃,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世界。
策展人:尤洋 何雨洁 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讨集体记忆与个体叙事之间的关系
2025年2月28日,“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在 X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尤洋、何雨洁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展览以东莞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通过艺术家李景湖的装置与雕塑作品,探讨集体记忆与个体叙事之间的关系。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还展出了多件新作,这些作品在时光的褶皱中映照出艺术家的蜕变轨迹与城市生长的年轮,二者以互为注脚的方式编织成具有时空纵深的对话场域。通过这种方式,展览试图捕捉并超越集体性与个人表达之间的界线,展现东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创造的“人产城文”共情共鸣共进的新工业文明传奇。
展览现场:东莞四十余年社会变迁
李景湖,《白云》,2009,日光灯管、灯架,尺寸可变,“李景湖: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展览现场,X美术馆,2025
李景湖,《没有一样的灵魂》,2019,台灯、桌子,尺寸可变,“李景湖: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展览现场,X美术馆,2025
主展部分展出了李景湖的19件大中型装置作品,包括其享誉国际的代表作《白云》《瀑布》《今日放映》等,以及专为此次展览创作的《英雄》《不朽》《青春》等新作。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东莞的工业美学与城市精神融为一体,展现了从工业化到个人记忆的蜕变。例如,《海浪》以马赛克瓷砖拼接而成,象征着东莞2亿名工作者的集体力量。附展“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则通过图文资料,勾勒出东莞四十余年的社会变迁,唤醒观众对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展览现场不仅呈现了东莞的工业美学,更通过艺术的力量,让观众感受到城市与个体之间的深刻联系。
(责任编辑:陈耀杰)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