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冯程淑仪:打造西九文化区成为香港的国际品牌
2025-04-08 14:39:36雅昌原创专稿
香港艺术三月期间,与热闹的艺术市场隔着维多利亚海湾,西九文化区以多个重磅展览吸引人们接踵而至。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精彩展览到M+的多元展示,从室内展览到年度旗舰表演艺术节,西九文化区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展览吸引观众。“流动的盛宴——中国饮食文化”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让观众领略到清代军事文化的魅力、“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示中法文化交流;M+则以其当代视觉文化的展示而闻名。“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探讨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期推出的展览还有以沙画呈献经典反战之作“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探索在后工业时代愈发走向虚拟的世界中,山水与人类的复杂联系的“山鸣水应”、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 “M+希克藏品:别传”以及“傅丹创意现场:野口勇的『光』 ”等等。还有,「西九家FUN 艺术节」之亮点节目—— 全球首度亮相的大型表演建筑户外装置《轮居》(Pollinator)在艺术公园海滨东草坪免费向公众开放。
3月已过,这些展览依然在展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在接待媒体团时分享了西九文化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的重点工作,并明确表示,其发展目标为打造西九文化区成为香港的国际品牌。
优先工作的两大主题
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策略性基建投资。200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拨出40公顷海滨用地和216亿港元,用于发展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以自负盈亏方式建造及运营文化区。
在介绍规划理念之前,冯程淑仪首先分析了西九文化区作在全球范围内的独特性:“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建设文化区的范例,尤其是在中东国家。但西九文化区的独特性在于荟萃古今中外艺术与文化、着力发展西九文化区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及领头建设香港文艺创意产业链。比起很多局限于博物馆或者表演艺术的文化区相比,西九的综合发展模式会为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体验,这里不仅有文化艺术设施,还有零售、餐饮、消闲设施、酒店、办公室和住宅 ,以及23公顷的绿色公共空间。”
基于西九文化区的发展愿景,目前西九文化区的优先工作有两大主题:第一,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十四五规划”给香港的一个很重要的定位。所以,西九不仅提供了世界级文化基建设施及节目和优质公共空间供公众享用,还会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第二是推动文艺创意产业化以助力香港经济转型。近年,特区政府重视文化艺术产业化,去年年底亦公布了《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西九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要发展成香港新文化商业中心区,成为国际文创商业盛事的首选场地。在打造西九成为旅客必到的文创旅游地标的同时,也要促进更多艺术、文化和创意项目“走出去”。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办公大楼外,繁忙的建设工地
六大特展值得关注
根据数据显示,西九文化区是目前全球最大和最具规模的综合文化区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是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世界级文化艺术设施的是西九的优势之一。
M+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西九文化区的两大核心文化设施。M+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的当代艺术文化为重点,收藏、展示的内容涵盖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等等,从2021年开馆至今已接待超过830万观众,2024年的参观人数全球排名进入前21名,在亚洲排名第三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由香港本土设计师严迅奇设计,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自开馆以来已展示超150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约200件一级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同时,西九文化区还拥有多个顶尖表演艺术场地,包括戏曲中心和自由空间,还有正在建设中的西九演艺中心,预计于2026年完工。
汇聚全球优秀及多远的文艺创意节目是西九的另外一个优势之一。除了M+正在展出的毕加索大展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的“流动的盛宴”,冯程淑仪推荐了两馆即将于今年举办的重要展览:
M+即将举办的特别展览包括“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2025年6月28日至10月)、“身临梦境:1950年代至今的女性艺术家环境作品”(2025年9月20日至2026年1月18日)和“赵无极:平面作品”(暂名,2025年12月13日至2026年4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将举办三大特展,包括“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暂名,2025年6月18日至10月6日)、“莫卧儿王朝的珍宝”(暂名,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2月23日)和“古埃及文明大展”(暂名,2025年11月至2026年8月)。
助推原创内容输出
西九文化区还致力于向内地和海外输出原创展览和表演艺术节目。“香港一直在打造国际文化品牌。西九这两年一直在着力发展原创内容。这是说好西九故事和香港故事的重要途径。”冯程淑仪介绍。
作为成功案例,M+在开馆一周年推出的首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2023年在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 展出时吸引56.8万人次参观,2024年在葡萄牙波尔图赛拉尔维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时让超过80万人次走进展厅。
冯程淑仪透露,西九今年要输出的原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展览也有表演艺术节目。其中,由西九委约创作、西九及香港话剧团联合主办及制作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将于今年6月17日起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10场,接着将在7月前往北京演出;今年1月刚在M+落下帷幕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于4月至7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接着将在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前往多哈卡塔尔博物馆与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展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梦蝶轩藏古代金器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今年6月将在上海举办“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自2008年成立以来,首次以不同艺术形式在香港以外地区呈现由西九文化区策展或协办的文化艺术创意项目。管理局将携手上海六个著名文化艺术机构及场地呈献七个文化艺术节目,除了西九委约创作的首齣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和“贝聿铭:人生如建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带着新展“城市脉动──中国传统文化再诠释”在拥有“海上第一名园”美誉的张园展出,这也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次在香港以外地区举办展览。此外还会有戏曲、爵士乐及当代舞等多个类型活动。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现场,2024年 ,摄影:林炜然 ,图片由M+提供
内联外通是重点工作
“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内联外通,致力于将西九打造成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冯程淑仪如是说。
去年3月,首届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在西九文化区举行,共有逾2000人现场参与,全球各地超过42万人次在线观看,期间与21间顶尖艺文机构签署合作意向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今年2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加入西九文化区M+的全面合作关系合作机构名单。
在谈及此次论坛时,冯程淑仪表示:“由于是首次举办,且当时正值香港通关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原本没有太大的期望,计划以较小的规模进行。然而,论坛反响非常好,我们与包括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泰特美术馆等21间顶尖艺文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今年2月还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签订合作协议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许多跟进工作,包括举办展览、藏品互换、人才交流以及专业培训等,这些都包含在我们的合作范围之内。”
与内地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样重要。冯程淑仪透露一组数据:2022年新冠疫情时,来西九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基本上以香港居民为主。从2023年3月开始有旅客到香港,短短9个月,有1260万访客到达西九,有440万是买票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今年2月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分析到访的游客比例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游客中,香港居民、内地与澳门访客以及海外访客的比例分别为26%、60%以及14%,而M+的数据比例显示为31.3%、41.7%以及27%。
由此可见,内地游客占比之重。由此,西九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内地游客的措施:持续强化在内地的售票平台。在已有的四个平台基础上,西九管理局正在积极拓展内地销售网络,为方便内地观众购买入场门票,今年还将开拓五个新的售票平台;向内地观众推出高性价比的会员以及年票业务。
冯程淑仪在现场算了一笔账:加入M+会员,可以获得特别展览门票3张以及全年无限次免费参观标准门票展览,来两次就可以值回票价;而成为“香港故宫之友”,则可以免费参观特别展览8次以及不限次参观专题展览。还有很多与其他体育赛事、餐饮套票、景点门票的联票可供选择。
回想西九刚刚成立时面对的质疑,冯程淑仪也非常感慨:“香港正在经历经济产业转型,文化是推动这一转型的重要引擎。西九发展经过短短五年间,不仅建设了世界级的艺术场馆,还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艺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未来,西九文化区将继续深化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定位,通过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进一步拓展与全球各地的文化合作。”
西九文化区展览及节目预告
故宫文化艺术博物馆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暂名)将于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10月6日展出。展览将展出约100件文物,包括伊朗、土耳其、印度的精美地毯、瓷器、金属工艺品、古籍及玉器等。展品主要来自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还有来自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莫卧儿王朝的珍宝”(暂名)将于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2月23日展出。展览将展出位于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王朝“黄金时代”(约1560-1660年)最著名的三位君王在位期间所创造的非凡艺术成就,展览将是香港首个全面展示莫卧儿王朝艺术的大型综合展览,包含约110件珍品,绝大部分为首次在本港展出。
“古埃及文明大展”(暂名)将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8月展出,为香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古埃及珍宝展览,近250件来自七间重要埃及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以及开罗附近萨卡拉大型墓地的最新重要考古发现,展现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传奇一生。
M+
2025年6月28日至2025年10月,“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将讲述20世纪广东艺术的故事,揭示其作为全球现代主义重要篇章的复杂多元。不仅有多件来自岭南画派的大师佳作展出,还将呈现岭南画派如何对香港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9月20日至2026年1月18日,“身临梦境:1950年代至今的女性艺术家环境作品”将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以原作尺寸重建女性艺术先驱的作品,将彰显她们的环境创作在视觉艺术史上的深远影响。
将于2025年12月13日至2026年4月推出的“赵无极:平面作品”(暂名),是亚洲首个全面研究法籍华裔艺术大师赵无极平面作品的大型回顾展。平面作品贯穿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也体现了他汲汲追求对线条、色彩、构图及传统中国绘画美学的创新。
西九表演艺术处
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将于2025年6月中旬正式开展内地巡演,6月17日起于上海文化广场演出10场,7月赴北京公演,并于8月中旬回归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第三度上演。作品于2022年9月在戏曲中心正式公演备受好评,2023年11及12月重演21场,各场演出均座无虚席,甚受香港和内地观众欢迎。
《大状王》云集全港顶尖音乐剧台前幕后班底,由高世章作曲及担任音乐总监、岑伟宗作词以及张飞帆编剧,并由方俊杰导演,刘守正、郑君炽、丁彤欣等担纲演出。为配合音乐剧未来在内地及海外地区巡演之安排,西九及香港话剧团于去年4月全球公开招募新演员,成功招募来自本地及内地演员梁仲恒、袁浩杨、陈书昕等新一批合共19位成员加入,一众新成员将于明年内地巡演及香港重演中首度登场。
(责任编辑:江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