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ino Design创始人和设计总监:中国救活了许多意大利设计作坊

2012-03-30 14:25:56外滩画报 作者:薛霓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场全球性的汽车工业大萧条席卷了欧洲、日本和美国市场。与此同时,拥有汽车设计强项的意大利则见证了博通(Bertone)和宾尼法瑞纳(Pininfarina)在传统车身设计制造产业方面的下滑,以及乔治亚罗设计公司(ItaldesignGiugiaro)被大众集团并购的全过程。尽管意大利设计界的三巨头相继遭受了打击,都灵的一些小型设计团体却依旧活跃,他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比如都灵设计公司(Torino Design)。趁着Torino Design的创始人Roberto Piatti及设计总监Giuliano Biasio在上海短暂停留之际,《外滩画报》特地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

  Q:你和许多中国的汽车公司有过合作,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有什么不同?

  A:在欧洲,汽车仍然是一种身份的代表,但这个观念并不像在中国那么强烈。欧洲市场更加成熟,消费更加理性,所以购买紧凑型车在将来会是一种趋势,有钱人也会购买丰田Yaris或者Smart,因为会考虑到停车的方便。但是在中国市场,任何东西都带有身份的象征,所以中国人喜欢大车。

  Q:在欧洲,或许一个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也会开菲亚特500这样的车?

  A:没错,我有一个很有钱的朋友,他的太太开的就是菲亚特500,其实开小车的好处除了方便停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安全”,欧洲的很多有钱人平时出门并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会尽量低调。

  Q:菲亚特500可以算是意大利小型车的代表,你觉得它为什么在欧洲市场如此成功?你觉得它在中国的遭遇将会如何?

  A:我不知道菲亚特500是否会在中国取得同样的成功,但是在意大利这款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欧洲人喜欢开有历史的车,但是在中国没人会开一辆古董MINI上街,中国人喜欢开时尚的车。如果你问我的是大众UP,我想这款新车也许会受到中国人的欢迎。

  Q:请简单介绍一下都灵设计公司的规模和现状,你们在上海有办公室吗,团队中是否有中国设计师?

  A: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办公室,但是只负责业务开发,我们的设计团队在意大利,设计师来自世界各地。五年前我决定成立这个公司,目前我们公司只有50人,尽管如此,我们的团队非常专业,小公司的好处是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而且我们的设计师都曾经在大的设计公司工作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和所有中国大的汽车品牌都合作过,未来我希望是不仅仅局限在汽车设计这一领域,还能够拓展到摩托车、游艇、私人飞机,甚至室内设计等等,我们的设计师来自不同的设计领域,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意大利风格的设计。

 

  Q:目前你们在中国的业务怎么样?中国市场对你们有多重要?

  A: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对很多意大利设计公司来说都很重要。自从几年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小规模的设计公司要么开始裁员,要么面临关门的危险,直到大家发现中国市场所存在的潜力。在过去的这几年,我们公司有60%-80%的业务来自中国厂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救活了许多意大利的设计作坊,因为它们接不到来自欧洲的订单,如果没有中国,它们也许都将倒闭。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市场。

  Q:一方面,中国市场为国外的小型设计公司提供了许多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本土设计力量相对薄弱,中国设计师需要向国外的设计师取经,所以这也算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吧?

  A:确实是这样。如果你回顾汽车工业的历史,在1960年代末,日本汽车产业十分发达,那时候欧洲设计师都在为日本汽车厂家服务,而到了1980年代,韩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设计师们又开始转向韩国企业。然而,相比中国来说,日本和韩国毕竟都是小国,汽车品牌也只有那么几个,中国则不同,中国实在太大了。在汽车工业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在某一个国家,同时兴起了如此多的汽车品牌,同时推出如此多的新车型,从来没有,这一点是非常有意思的。

  Q:未来你们会不会考虑把一些设计师送到中国来,在中国设立一间工作室?

  A:这取决于我们今后的工作量。如果我们和中国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可能会在这里设立一间工作室,慢慢地把工程师以及服务人员也转移过来。但是目前不可能,就像我说的,我们只有50人,主要还是在意大利办公。

  Q:你们担心自己的作品会被抄袭吗?

  A:这一点我们从来不担心,用Coco Chanel的话来说:“如果我的作品被别人抄袭,恰好证明了我的成功。”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设计被抄袭,说明我们的设计是好的。并且,我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些抄袭者恰好推动了我们的进步,我们不会回头看,只会向前看。我知道在中国有很多设计师喜欢模仿国外的成功案例,在我们曾经合作过的中国汽车品牌中,也有不少是希望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德国车的元素,他们想要模仿德国车。但是你要知道,德国车之所以成功,设计并不是全部的原因,还有工程、技术、品牌等等原因。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师早就可以跳脱这些框框,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跟着其他人走。199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那个时候就有人问我,觉得什么时候中国才能设计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当时我说的是十年后,也就是2005年,而现在已经又过去了很多年,中国的设计师还没有准备好,其实他们早就具备了自己设计的能力,不应该有所畏惧。世界上任何一样创新的事物都不是靠模仿别人或者重复自己而取得成功的,发明电脑的那个人不是抄袭了发明打字机的人。

(责任编辑:刘娇)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