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李宝林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51件精品力作

2025-03-30 15:08:55雅昌发布

从大海到大山, 

是我的人生历程,

也是我人生的追求。

人应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大山一样的境界。

从艺犹如登山,

登上一座山,

前面还有更高的山。

山路崎岖,心无羁绊。

尽心尽力、顺其自然是我的人生格言。 

 ——李宝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61bab64cfb0b4d507cd50af3259731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09852c49bb59ef981940da798fa668b.png

开幕式现场

3月2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从大海到大山——李宝林艺术研究与捐赠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展区一层启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821da2ee8d6d5bf7388b7667625325b2.png

蔡武宣布展览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313586d372f49118dd812b631ac1887.png

靳尚谊宣布开幕仪式启动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宣布“从大海到大山——李宝林艺术研究与捐赠展”暨“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开幕。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首先宣布开幕仪式启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湖北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董继宁,捐赠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李宝林先后致辞;随后,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代表画院接受李宝林捐赠作品;刘万鸣为李宝林颁发捐赠证书。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主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0a98769c5604d5857200e16b8120e4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ee27e8651528e8561c14915447b8332.png

部分嘉宾合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9035f1e2e87855017f6195173f5b6da.png

刘万鸣为李宝林颁发捐赠证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258c168a021f502e4ce864bd1f5bec0.png

卢禹舜代表中国国家画院接受李宝林捐赠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6988e4142f0a30108aa3c05c8b077ca.png

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在致辞中向李宝林的捐赠义举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李宝林的艺术成就、展览的意义等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李宝林是当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等先生,六法精研,文脉传薪。李宝林的作品饱含浩然之气,凝结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关怀,其苍茫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量。李宝林的艺术探索,折射出中国画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刘万鸣表示,2024年以来,中国国家画院先后收藏了蒋兆和、刘开渠、丰子恺等艺术前辈的经典作品,形成以经典收藏引领艺术创作的学术体系,让当代艺术家与大师的经典作品朝夕相处,以艺术创作回应时代观照。此次李宝林捐赠51件精品力作,是对中国国家画院经典收藏体系的巨大贡献,是对当代美术创作和研究的重要引领,彰显出李宝林崇高的艺术品格和家国情怀。中国国家画院将持续做好李宝林作品的收藏、展示和研究工作,深入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学术文脉,展示其艺术、人生与思想,让李宝林的艺术人生在新时代激荡出更强劲的创作能量,引领更多的美术家向往经典、学习经典、成为经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64cfc2bdf804b81bd65426a7817a75dc.png

杨晓阳致辞

杨晓阳认为,年届八旬的这批老艺术家,成为当下中国最受欢迎、风格最鲜明、辨识度最高的群体,此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李宝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以在世著名艺术家群体为例,若从其学术体系中剔除古人的影响、西方的元素、师承的痕迹以及流行趋势的渗透,这四者一旦剥离,多数人的学术体系便几近归零,其个人风格往往消解于这四者的杂糅之中。而李宝林却是真正保有独立艺术性的代表。若剔除这四者,李宝林留下的便是“大山回响”——这一展览承载着李可染先生的遗志,成为其艺术精神的当代延续。杨晓阳以“大、方、雄、厚”四字概括李宝林的艺术特质。大,在于画幅宏大,笔头粗犷,线条雄浑,整体气势磅礴。方,则是先生用方笔直入,不回锋,尤其大笔横扫时,书法中谓之切笔,入笔收笔皆方,即使中锋勾线亦不回锋,落笔亦是方笔收尾。其用笔方、造型方,横扫时常用大一号斗笔,扫出方块横面,棱角分明。雄,因大且方而显大方,画面积健为雄,加之层层叠加,用李可染、黄宾虹传授之积墨法,显厚重之感,力透纸背。李宝林用笔皆入木三分,中国画需厚,他画时气势磅礴,凝神聚气,全身聚力,凝重而大气,用笔如高山坠石。厚,则是前述所有积淀、中西结合之学习、现实主义基础及人物画过程之最终体现。祝贺此展览圆满成功,希望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系列不断迈向新高峰。愿李宝林先生身体健康,再攀艺术高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2e637e1c02d28fa13c52de1bc49655bd.png

王平致辞

王平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认为,展览立体呈现了李宝林作为中国国家画院老一辈艺术家的宝贵价值。他捐赠的51件力作无疑将进一步充实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品收藏,也必然会激发更多老先生行此热爱画院之举。同步展出的“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呈现了李宝林中国画教学从技艺传授到精神接力的范式突破,也让人们看到中国国家画院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王平表示:“李宝林曾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作为画会的领军者,他始终以‘立高山之巅,观大河奔涌’的胸襟,积极推动中国山水画的人才培养、创作研究、展览交流,彰显了他‘丹青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及文化情怀与奉献精神。今天,我们不仅要为中国国家画院高兴,为李宝林的艺术成就喝彩,还要向他致敬,致敬他‘山海交响’的艺术人生,那是穿越60载风雨始终如初的艺术初心,那是从蔚蓝海疆到苍莽群山的笔墨长征!致敬他将个人艺术成果化为国家文化财富的壮举!当这些凝结着毕生心血的作品选择回归中国国家画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家的慷慨,更是一位文化守望者对民族艺术传承的深情托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d23976fecf113a7b0c73cd98d5af7ff.png

王鲁湘致辞

作为与李宝林有着深厚渊源的同道,王鲁湘代表李可染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献诗一首:“丹青不知老将至,岁月留痕若转蓬。生死刚正铸山骨,海岳胸怀歌大风。”这首诗恰是李宝林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首句既暗合孔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哲思,更彰显李宝林以笔墨对抗时光的永恒追求。次句“转蓬”之喻,既指李宝林从北疆黑土地到南海之滨再返京华的生命轨迹,亦隐喻其艺术探索永不停歇的精神状态。“生死刚正铸山骨”有着深层意蕴,李宝林壮年时两度直面开颅手术的生死抉择,为延续艺术生命毅然承担失语风险,当其执笔之手颤抖难控时,需屏息凝神方得落墨成线,这般以生命搏击艺术的刚毅决然,恰与其笔下铮铮“山骨”互为表里。观其山水创作,确如荆浩所言“生死刚正谓之骨”——摒弃肤廓之媚,直取山川筋骨,以铁线银钩铸就天地脊梁。末句“海岳胸怀歌大风”,既概括李宝林从万里海疆到帕米尔高原的壮游历程,更昭示其吞吐山河的审美胸襟,这种融汇江海奔涌与山岳雄峙的气度,与汉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一脉相承,奏响了中国山水画的时代强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424668075cbc49f94eb0a03ce1e797a.png

田黎明致辞

田黎明表示,李宝林以金石风骨铸就的山水气象,不仅建构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标高,更以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为后学树立了永恒典范。李宝林的艺术历程,是一部与时代共振的生命史诗。自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他师承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等大师,至毅然投身南海舰队淬炼军魂,再至以丹青铸就山河风骨——60载始终践行着“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使命。其人物画创作深植火热生活,以刚健清新的笔墨塑造海军官兵、劳动人民的时代群像;山水画探索则承李可染先生衣钵而自出机杼,将金石的雄浑与书法的骨力熔铸为“大山回响”般的视觉史诗。他认为,李宝林的艺术,具有三重精神维度:其笔墨语言中蕴藉的金石风骨,源自对汉碑魏碣的深度研习;其山水气象中吞吐的海岳襟怀,得益于万里海疆与帕米尔高原的壮游体悟;其艺术人格中彰显的家国情怀,则根植于军旅生涯锻造的赤子之心。此次捐赠中国国家画院的51幅力作,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的最佳见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6c0dd78061549c3b34a92e652bfb325.png

董继宁致辞

董继宁作为“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的参展艺术家和学生代表发言,他谈道:“自2006年李宝林老师提出‘大山回响’艺术理念以来,已历经17载耕耘。在老师‘有教无类、亦师亦友’的胸襟涵养下,我们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八座城市及泰国曼谷举办系列展览,既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更在艺术实践中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成长。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笔墨技法,更是‘为祖国河山立传’的使命担当;他传递的不仅是艺术理念,更是‘以丹青写天地精神’的人格力量。这份精神传承始终鞭策着我们:以赤子之心绘江山胜景,用艺术生命书时代华章。此次展览既是我们向师长前辈的学业汇报,也是与社会的艺术对话,更是李宝林老师带领我们共同谱写的大山交响诗。当笔墨与宣纸相遇,艺术不仅是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更应成为观者感知生命的文化场域。我们以‘大山回响’致敬中华文脉的绵延不绝,用丹青画卷诠释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6d83740bfc7b91644409b4b815719660.png

李宝林致辞

李宝林面对高朋满座,百感交集。他说:“回首从艺之路,诸多缘分交织成章:28年海军生涯不仅让我与万里海疆结缘,更孕育了三届‘万里海疆画展’的创办,这些展览在20世纪80年代美术界留下了独特的浪花印记。1990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是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为继承李可染先生遗志,我开启了山水画创作新征程。面对知天命之年转攻山水的质疑,我坚信这是艺术使命的召唤。幸得李可染先生等前辈指引,30载耕耘终在山水领域开辟新境,完成了从大海到大山的创作嬗变。此次展览既是对艺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向时代交出的答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6b050599f695e212223fa07d2a10ce6.png

李宝林孙女为爷爷献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0c934bc7148d5655a87c64a5c14a38a.png

王青云主持开幕式

王青云表示,在中华文明的浩瀚历程中,经典美术作品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凝聚着文化的精髓。2024年起,中国国家画院陆续收藏了蒋兆和、刘开渠、丰子恺等艺术大家的经典美术作品,构建起“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学术理念。李宝林是当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他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艺术大家。毕业后他投身军旅,在南海舰队政治部担任美术员,专注于人物画创作。从1985年起,受恩师李可染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感召,开始转型山水画创作,创造出单纯本质的大写意符号系统,将中国山水画推向新高度。年近九旬之际,李宝林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将51件代表其个人艺术风格、具有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充分彰显了其崇高的艺术品格,这是对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重大贡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1341252b06c58c5e72bcf93ce50b848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1018338a75bc6220235b723acf39893.png

“从大海到大山——李宝林艺术研究与捐赠展”现场

“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同期启幕,该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李可染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承办。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李宝林为当代画坛培育了一批中坚力量,此次展览展示了李宝林与学生在艺术之路上携手奋进的阶段性成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29d30a6f65591d48890143565214181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4df5186e7c05110261bdccddc9c2ce5.png

“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b217956b0631978202e63481ea6a8f7.png

卢禹舜、李宝林与部分参展学生合影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31b31d52788f8cb4b8ea15a365946b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47dfef15cddd6c82827a3b357c3b4e3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89b7299bf6605857a328cadf972249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6a790bb3af7680ab64eaeb8f9147a9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39a2a989101ec4798fc0c089a1378d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7ab76f260562666ae2379933368490d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b22f156593723f624d1c82f277334f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a9394723b4d0be18dfc5c2d19d5c822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d7122562ef2ea6b43dfa6dff1a08af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cf0089c49ec495a8c059e5e03d89ae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d7de7f510d5689e37262f53c8bbfca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9f1abc7f3f812329f6ab77107dd28a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e001df3e999399da9f76d51024d228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24ed16a614970a979a89c31701f4087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a645c9ed83bca58feab808f22c193c11.png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展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643af48950af73861ac91378c0b2ae2b.jpg

李宝林 闽海石城 130cm×267cm 1983年 北京美术家协会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57913ea5cc7d41de3192782dbefa2880.png

李宝林 松骨图 133cm×136cm 199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fe47997a49c81f5c941adf9ed6ded68.png

李宝林 万仞青峰图 118.5cm×119cm 199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45ec0b7a5c9ac31643eb092ce3be529.png

宝林 林泉小雪 70cm×70cm 1998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3fbbd8a4d2a3e6f6c2f826cc5ce58b7.png

李宝林 远山的呼唤 117cm×123cm 200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08828c88d37417320c693a4dcc9d5c9.png

李宝林 远山的呼唤 117cm×123cm 200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2996387a5d7989f2d61cec07b723a6e9.png

李宝林 黄河古风图 99cm×242cm 2004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722450a5ea9089e8ad0f539fb7d3e1a6.png

李宝林 疆山铁铸 180cm×96cm 200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b07aa9fe7f81dff422e139db31ba97e9.jpg

李宝林 气壮昆仑图 137.5cm×69.5cm 2014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177cfdc6240d9a2aae12e06fe83e623.png

李宝林 西疆雪 136cm×68cm 2014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787da1fbe66e5836b1dee173d52e79df.png

李宝林 天路 178cm×96cm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12b80ab753060d5549810f6c7098357c.png

李宝林 灵山古韵图之一 173cm×92cm 201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fb3215076037bc7748c3737df1f9724.png

李宝林 灵山古韵图之一 173cm×92cm 201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6e0edc8f19f2c05a14eaa671db87161.png

李宝林 雪域丹霞图 240cm×237cm 2024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责任编辑:王丽静)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