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沈岳:以“桃花源”为镜 映照精神家园
2025-03-06 16:11:13雅昌原创专稿
2025年3月1日,“又见桃花源——沈岳&阿海&林海钟作品展”在瀚阳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冯黎敏担任策展人,展出三位艺术家作品46件,其中大部分均为艺术家们近期创作的新作。
艺术家沈岳
冯黎敏表示,此次展览是“又见桃花源”是上一个展览“如是我心”的延续,也是我们对“桃花源” 这一主题的再次探索。“桃花源”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秘境,更是心灵深处的理想国。
沈岳出生于杭州,是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恢复高考后的首届中国画专业学生。自幼师从陆俨少、吴茀之等大家,他深谙传统笔墨的精髓,却又不受其束缚。他的创作横跨绘画、陶艺、影像、装置和雕塑,展现出极强的跨界能力。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正是他内心“解衣磅礴”气质的体现。
展厅现场
在冯黎敏看来,沈岳的花鸟尤为动人。他笔下的桃花灼灼绽放,鸟儿自由翱翔,画面中洋溢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些作品并非简单的自然摹写,而是艺术家内心的流露。在他的画中,花枝的勃然、鸟儿的叽喳,都是对自由与和谐的礼赞。他用纸和墨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那里没有束缚,只有盎然的生命力与绚烂。
艺术家沈岳他指出,此次展览与以往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桃花”不再仅仅是自然元素的描绘,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空间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沈岳认为,“桃花源”并非固定的地理空间,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桃花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沈老师您好,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又见桃花源”,首先请您谈谈您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沈岳:此次展览由著名当代艺术策展人冯黎敏老师策划,她的每次策展都会有主题,这次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展览主题为“又见桃花源”。这种策展方式对艺术家是种挑战,对作品的呈现形式和主题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与创作空间,使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桃花源”进行解读。与其说是画展,更像是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对当代艺术形式的体验。
“桃花源”在此展览中起到一种启示性的作用,它象征着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精神空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迥异,但对美好生活有着相同追求,融合之后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富有深度的情景式艺术,与观众进行对话。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 22.7x34.3cm 2025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 68.6x137cm 2025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呈现了您的最新创作,“桃花源”也是您一直以来创作的主题之一,能否谈谈这个主题吸引您的是什么?
沈岳:“桃花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它有精神层面的"世外桃源”,也有现实生活的"桃花源里"。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桃源结义”,武侠世界里的“桃花岛”等,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而现实生活中也有“桃李满天下”
之说,种种传说都进一步丰富了“桃花源”的定义。虽然观众们心中的“桃花源”有所不同,但都会存在于他们各自的心中。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110x61.5cm 2025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136.5x34cm2025
雅昌艺术网:在艺术的表达中您如何体现“桃花源”这一多元的概念?
沈岳:在艺术表现上,我致力于从精神层面重新定义“桃花源”。所以这次展出的有客观存在的红桃花,也有理想梦幻中的绿桃花,期望通过不同的观念与色彩,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桃花源精神意境的追求。"桃花源”这一主题,意在能与观众互动,共同筑起美好的理想境界:在忙碌的生活中和面对来自现代社会的多重压力时,心中仍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一片宁静之地。
雅昌艺术网:在具体的用笔用色上您是如何思考的?
沈岳:我对艺术的态度,注重两点:写意与视觉。因此我把自己所有形式的作品,包括影像、装置、雕塑、陶艺、绘画等,称为"写意视觉艺术"。写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文学与意境的表达;而视觉艺术则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注重画面的概念、结构、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我的作品探索将二者融合,通过大块色彩的运用以及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充分去表达主题。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纸本水墨110x61.5cm 2025
「又见桃源」系列之一纸本水墨135x68.5cm 2025
雅昌艺术网:能否谈谈您目前在创作中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沈岳:多年前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杂志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艺术的独特性与社会的关联性》,提出在艺术创作中要讲究艺术家独立风格,同时更需要关注艺术的社会性。这对当今艺术家来说是值得思考的话题,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艺术并非科学,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标准。但好的作品有两个特点,艺术性和社会性。因此,艺术创作一定需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陈耀杰)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