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钊象外之境——2025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逸品鉴赏

2025-02-08 16:38:42艺术家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0f72044ed11e3bb97634dd8dcd87f15.png

序    言

文/李毅峰

象,形象、物象之谓也;境,疆界、边界之谓也。“象外之境”,在中国绘画美学中是指在形象、物象之外蕴有更丰富更深刻更悠远的意境。中国画的境界,不仅是画家“形”与“神”、“情”与“景”意境的表达,更是“心”与“物”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宇宙心灵中的映射。

清人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整个中国画的“象外之境”几乎都含在这几句话里。

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意象,因心造境,以手运心,人类最高的心灵在笔墨运化间、在水活石润的天地之外,幻化为渊然而深的灵境,在具体而微的溪山行旅、 林峦雪霁、烟岚重溪、云山清啸之中,体味到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的“无迹可寻”高妙之想和“超以象外”的空灵之境。

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

画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他们终极目的所表现的突破了“象”的范畴。

正如《易传》所言:“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子曰圣人立”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又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借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成就了胸中丘壑,万顷波涛,也成就了画家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以及无边无尽、无穷无量的精神时空!

这就是“象外”,形象之外、景象之外、意象之外,也是中国画的笔墨之境、气质之境、精神之境。

山川大地是画家宇宙诗心的影现,画家创作的艺术形象,本身就是宇宙万物的显化。元代大画家黄子久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宋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山川景物,烟云变灭,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从直观物象的传移模写,传达活跃的生命本真,到最高灵境的觉悟启示,或积雪缟地,余霞绮天,或烟涛绵延,霜飙飞摇,或皎皎明月,仙仙白云,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无不是象中象外之真,无不是境情境界之格。

如果没有“致极虚、守静笃”忘怀万虑的内在观照,如果没有“神遇而迹化”身与万物唯一的“神领意造”,就不会生产心中之象和象外之境。

“生气远出”的生命创作,在“澄怀观道”中领悟万象中微妙至深的境界。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证悟天地而荡涤胸襟。江月生白,群花自落,泉落云起,帆移山去。“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艺术之境从深不可测的心物感知玄冥体验中升化而出,“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这才是意境表现的圆成,才是真正的象外之境。

李毅峰 甲辰年冬月初一于沽上泊牛山房

(注:李毅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0cf89680b51c5dee6909093f82d3ebe.png

师恩钊题《象外之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0de6ffb7c023bdbd69013653aecb13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507e927ea69043fa2263b3383195ce92.png

师恩钊,194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48年迁居北京。198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北派山水艺术中心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中国画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8747ce607a8b2536baf9546fc7be5c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3e88a090417df8059f5afffdd7891c13.png

大壑潺音  160x200  2025年

师恩钊山水画新作“四感”

作者:师恩钊

蓦然回首龙年已经过半,这两年因活动较多忙于事务,作画不算勤快,收获也不是很多,但在创作中还是有一些新的感受,梳理了一下,概括起来有四种感觉,即陌生感、距离感、洒脱感、神秘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09ab85922c04acacccb63417c566885.png

沉沉大壑秋欲浓 98x180  2020年

陌生感

每位真正的艺术家,都在追求自己的个性风格。一个画家作品的辨识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长期的探索和磨练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今天画家们都在谈创新,其实,所谓创新,我认为并非挖空心思地追求新奇怪异,而是在扎实的传统基本功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者是得到某些方面的启发,历经反复琢磨实践,方能在作品中呈现出整体的或某一侧面的个性面貌,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令观者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38c1725c79d8fb0eb60cfa647b5c2506.png

春醉  莱茵河畔  150x190  2024年

今天的中国画,相对于传统绘画,是应当呈现一种新的面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同时,每位画家因思维观念和审美追求的差异,其作品也应当给人以面貌各异的陌生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490f69445623d6af72789ef856b486fa.png

曦光  136x68  2024年

新北派山水的特点,是在传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绘画语言的基础上,融入当代各种艺术元素并触类旁通地从现代生活中汲取营养,形成既有传统功力,又与传统山水画迥异的新的绘画风貌。譬如可引进西画中的体积、明暗、黑白,色彩等,也可参考摄影作品和电影电视中的风光,构图,意境和拍摄手法等等。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乘机日行万里,也可以将世界风光把握掌中。今天的画家,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画家相比,其眼界视野、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在艺术创作中展示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也是理所应当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79b26ec2dcc7700db9aaba7b51430e0f.png

清晓悠然处160x160  2024年

画家都会有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学生临习老师的作品是必要的,但总是在模仿老师或是其他画家则难成大器。在创作的各个时期,都要有一种思变的情怀和勇气,每个阶段常给自己一点新鲜的感受和变化,才能避免思想僵化,保持艺术活力。当然,每个画家维持自己的基本画风和探索求变是一对矛盾,但又是可以辩证统一的,关键是要把握度数。我在创作中偶尔也有些牵强,甚至曾要求自己每幅画都要有点变化。其实,隔三差五在某一方面寻求一点新意,便没有停步。一个画家在回眸自己的作品时,倘若有时也产生些许陌生感,便是一种欣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aa44ff11def8c454b07659cfa77dae98.png

天梯印象 68x272  2024年

距离感

“画者画也”,这是北派山水的宗师荆浩的一句名言,言简意赅,内涵深刻,一语中的阐释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画就是画,不是模拟自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于复制生活,倘若艺术只是再现而不能高于生活,则无存在之必要,各种艺术门类皆同此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e57de13635aff754d5dab450b3ad3aab.png

春光春水 240x80  2021年

对于山水画家而言,生活即是师造化,是真山真水大山名川。行万里路采风写生便是山水画家的深入生活汲取营养。画家若心中没有河山的浩瀚气势,不熟悉山石的形态结构,缺乏“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的心灵感悟,则只能是模拟先人,闭门造车。但是,眼中某山某景再美的自然景观,也不如将自然中多种美集中起来加以升华的艺术之美,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美学理念的高明之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2f8fd2ad72c729d48e761143286c221.png

山高水长 50x180  2024年

我在多年以前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回归自然》,文中对多年来主导中国画的文人画“重意轻形”等观念进行了反思,主张用中国画的笔墨也可以相对的写实,展现自然造化之美。但我又对现下流行的类似西画的中国画写生不愿苟同,主张沿用古人的边走边看步移形随的采风方式,加上速写拍照等现代手段,将自然造化了熟于胸,创作出“胸中丘壑”。对于“师造化”和“师我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的问题,恰如齐白石所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运用在山水画中也很合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dcd55b622dfead7bad09caad99cef3f.png

月深沉    200 x200   2020年

我在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中,尤为注重将写实的着意雕琢的山石树水,置于虚拟的写意的环境之中,用变化多端的墨色和刻意渲染的氛围营造一种人为的空间,使其既有亲近自然的真切感,又有一些不知所宗的疏离感。这种处于真实和非真实之间,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处理,既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基本属性,也保持了两者之间的恰当距离。具有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感的艺术作品,应当更能够深化意境引人入胜,这也是对荆浩的“画者画也”的一种诠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5368b078ecb91bf14b926ed4a33b7cfa.png

日出印象 68x272  2024年

洒脱感

这个话题应当是谈笔墨的。中国画家每个人都在谈及笔墨,但对于笔墨究竟是什么,似乎大家并没有一个共识。传统山水画的对于用笔用墨,具有一定的规范。比如将山石的表现方法,归纳为各种皴法,计有一二十种之多,还有各种树法、云法、水法等等。这些法,是古人师造化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归纳,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升华为程式的规范,使中国绘画形成一种在语言上与世界其他画种迥异的风格,并且传承起来十分有序。历来学习山水画的途径是规矩师承,学画的方法是“传移摹写”,这便形成了千百年来山水画形式的相对固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ed44556e90ce012d5f1581344c1d00b.png

天险  万里长城奇绝处 160x200  2024年

中国画这种严谨的传承模式,有利的一面是具有稳定而辨识度很强的传统绘画特色,而有别于其他任何画种。而不利的一面,也正是因为艺术风貌过于稳定,使得中国画千百年来不断重复自己,形成了难以突破的样式化和程式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c5dcf4090e98c7e2700092f92647e4d.png

天设金汤  248x124  2024年

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恰好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同步。两千年来虽然经历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但帝王专制的封建制度和经济基础却并没有改变,社会面貌和百姓的生活状态也没有什么质的改变,所以做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绘画艺术,没有变化也属正常。在各个朝代虽有不同绘画流派的出现,但并不影响总体面貌的同一性,以至于在古画面前,除却专家是很难辨识出朝代和流派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d7ba750b94b809acb4e6d121fbd8e9d5.png

长风晓色  136x68  2024年

我们常常对看到的百多年前的老照片大惑不解,但那确实是中国数千年来的生活状态。今天世界和中国都变了,现代化的步伐快的令人瞠目结舌,科幻中的世界正在变为现实。所以今天的艺术有一个大的改变也是顺理成章的,古人尚知“笔墨当随时代”,做为今天的画家,如若言必称传统,总是拿传统做为尺度来衡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做为今天的画家,有责任在自己的绘画领域变革创新,以不同风格的新的绘画面貌,来顺应我们这个时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4a3dbd4598f1d8a913c2878f18c353d.png

混沌初开200x200  2022年

但是,就中国画而言,没有笔墨也就不称其为中国画,再新的样式也离不开笔墨。传统的山水画总体的特点是精到、细腻、周全,一般使用小笔细线,精心勾勒,逐步加工,将水墨的变化运用到皴擦点染之中。其实用墨的变化,在画理中有泼墨破墨积墨之说,但在传统山水画中,似乎只用到了积墨,而鲜见有泼墨和破墨的迹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628c01a4e6e1f574bf8eba8dfe026cbd.png

中国画  画世界(与助教赵璟庚,于盛本,冯琦,马志珍合作)  540x206  2024年

我以为山水画若要出新,泼墨和破墨的大胆运用不失为一种方式。在山水画中,大片的黑白灰对比强烈,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同色调的浓淡干湿焦及肌理的水墨变化,使画面更具感染力;粗与细,简与繁,聚与散的多种组合,更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传统山水画严谨、工细、淡雅、清韵,而新的水墨山水画豪放、气盛、写意、潇洒,给人一种洒脱之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f8e6e4bf17557c1c243aa1c6c80ffc16.png

中国画 画世界(与助教赵璟庚,于盛本,冯琦,马志珍合作局部)

这种洒脱感,并不是一昧的大刀阔斧超大写意,而是将刻意经营和挥洒粗放融为一体,将具象的山石树水和写意的泼墨破墨有机地结合,在画面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变化。有时甚至着意留一些粗疏的墨笔墨块,与细腻柔润的部分形成对比。其实,洒脱的笔墨也并不是信马由缰,有时候看起来粗放的墨块墨色变化,也是经意设计和雕琢出来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861aaad19d1b09311d49a8144695dd4a.png

中华雄风(与弟子赵璟庚、于盛本、于汝旺、高宜军、吴鹏钢合作)820x216 2024年

我一向认为,我们所谓的中国画的笔墨,并不在于一笔一划的经意,而是显现于整幅作品的氛围。能否在中国特有的宣纸上,呈现出笔墨的多姿多彩的变化,这便是我经常提到的新北派山水的“变”字之一。谈及新北派山水和传统的北派山水的不同之处,可以列出体积感,明暗感,灵动感等等,而这种用笔墨展现出来的洒脱感也是在其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a4bb805369a08f7821f605f002613ead.png

中华雄风(局部)(与弟子赵璟庚、于盛本、于汝旺、高宜军、吴鹏钢合作)820x216

神秘感

关于绘画作品中的神秘感,人们往往在油画中可以看到,其实在中国画中,自古以来亦然有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5d4e1f31c88ff2160f5bd007aa6a0e16.png

环宇金辉(与弟子赵璟庚、于盛本、冯琦、汤志华、马志珍合作)1000x250  2024年

在油画作品中,除了当代艺术的抽象作品之外,一些写实的作品,有时也显现某种出乎生活和自然常理的情景,或是一片幽暗的色调,或是迷蒙晦涩的氛围,或是一些时空的转换,给观者带来了视觉上的错落感。这样的处理将艺术和生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增强了神秘感而更引人注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06bcf5466780d8c36f21569b79e63bbb.png

环宇金辉(与弟子赵璟庚、于盛本、冯琦、汤志华、马志珍合作局部)

在中国画中,虽然刻意追求神秘感的作品不是很多。但传统画论中就有“画者画也”的观念,画,并不是自然情景的描摹和复制,而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真实和非真实之间寻求艺术化的再现。其实,历代的传统山水画,并不是按“眼中之竹”真实场景摹写的,而画的是“心中之竹”,将“步移形随”所得的山上山下、山前山后、山左山右的景色依照主观想象组合而成,这就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而超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感。我们在对传统的学习中,往往忽略了这种神秘感带给我们的魅力,当今大量运用西画焦点透视的中国画写生方式,其实正是对于传统的逆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a6ec716370a0801d5ebd7ea5a8397151.png

空鸣山谷  68x68  2022年

近年来,我常常思考在画面中能否增添一点神秘感。比如在选题上,可以查资料搜寻大自然中鬼斧神工造型奇特的大山和奇境,表现在画面上就会引人入胜;在笔墨上,在大片墨色中有浓淡层次和自然肌理的变化,会使人联想到内中还有什么情景;或以大片而多变的虚濛,云遮雾绕令人如入仙境;还可以洒下一抹神秘的光束,不知是晨光还是晚霞;或者泼染出云光水的融合氛围,似光似水又似云;也可以平涂大片灰色,既与黑白各色形成对比,也给人们留有想象的空间;另外,画面中场景的安排,也不一定都按自然的情景和常理出牌,依照作者的想象和构图的需要,使作品形成某种对现实的超越,则更会引发联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ef0d878503074d22db44aade188ee5c.png

惊泉  136x68  2024年

神秘感,在各类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理解的氛围和情感。在山水画中,适当地运用神秘感,可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观者进入到一种超越实景的更加美好的意境,将会为作品增添一层难以言喻的魅力,给人以超脱现实之外的感受与联想,引发更加深层的思考与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a5eedc2ea14e8ffb54c0c6b0a11e22fe.png

南极白夜  世界名山系列之南极洲200x215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7c0682ac02ab631924fc3bff1aca8982.png

春月融融  300x150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ffe7d2b0799b1353193473d441a8bc73.png

云岚曙色  240x100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2eda997ebcd926ccb6433bbae848ac82.png

秋水无声   124x124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d45a25f5ae640cb8a8a69368d69840a3.png

春谷鸣泉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d51f9a07657b05a40bc1b3b759a49184.png

华山论剑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66cd5205873f411ce10f3411d5e24ac4.png

绿荫山下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f6f73a47c2607e7ec3d4d2ec9bbd7e3.png

清泉石上流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05649eb7b06d76c64f441e1b11187bab.png

五花山之一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994f499ffe3dbe33e81e5aeeda7ba709.png

春水无声  180x98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47a6b8790d187a0b4c73e24a10734d9.png

暗绿迷天68x68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dc55f7aee55be37a1ab534dc2c6fc05.png

山夜240x80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ff3438ce0266afd10c09dde2c169f9d.png

雾灵山中100x230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1cf312dc19678943d0d5a581ba995ecc.png

溪水幽幽 68x136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2/b947f3297b76059a9d8c4832210cda9f.png

屹立秋风 68x136  2024年

(责任编辑:王丹)

推荐关键字师恩钊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