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先生:木刻 1930-1980”展览:回望中国木刻版画五十年

2025-01-21 17:22:58雅昌发布

从2024年12月31日起,展览“先生:木刻 1930-1980”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展出,汇集麦绥莱勒、珂勒惠支、肯特等西方版画大师的经典作品,以及李桦、古元、彦涵、黄永玉等50余位中国版画先辈在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创作的近百件著名作品和文献史料,也是对中国木刻版画50年发展的回望与呈现。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31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b55f4f01d806644ec66a3f89cad5aab8.jpg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47873caccc8bb7f406e7cd0fa83d33c.jpg

开幕式当天,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张广慧担任策展人,胡莺担任特邀评论,是美术文献艺术中心首次启动的版画研究系列项目,同时也是2024武汉双年展的平行展之一。基于当代美学视角,展览依循版画艺术史脉络,深入探究木刻版画本体语言及创作观念的历史嬗变与时代价值,旨在致敬新兴木刻的创新精神,并传承版画先生的实验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507a0c89be73bf2d490e21198ac092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2bfc3f0127451596bada17e65c2c768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215023b35971e793fbeda3d5bcba50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ed4047529f7d8d95929fbe8c8c869be.jpg

展览现场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包括1930年-1949年早期新兴木刻、1950年-1977年新中国木刻变革时期、1978年-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木刻。

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邀请日本友人内山嘉吉为中国木刻青年开设木刻讲习班,并亲自担任翻译。他从欧美购买版画原作供学员观摩,并集结成册进行推广。本次展览的文献史料部分展出了珂勒惠支、肯特和麦绥莱勒的木刻原作。早期新兴木刻在这些西方版画大师的影响下,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展现出匕首投枪般的锐气,充满力量与斗志。“早期新兴木刻:1930年-1949年”单元中的展品是从作者家属、机构以及内山嘉吉家族藏品中精心挑选而来,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其中还包括1946年出版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精装本的部分木刻,这些作品当年从上千件木刻版画中精选而出,极具代表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645aa659dbb65d490bcd6d5a8405e69.jpg

肯特 18.5×13.5cm 1930s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832133f840451186769a046a2a18fdf.jpg

李桦《前进曲》 24×20.2cm 193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0f06606f5f422dbcec95821f92e0240.jpg

古元《烧旧地契》31.5×21.8cm 1947

新中国木刻变革时期:1950年-1977年”这一时期的木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一方面,早期新兴木刻的先生们,如李桦、古元、彦涵、力群、武石等,更加关注平凡的生活感受和语言转变的探索;另一方面,5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者,如陈天然、牛文、刘述杰、李平凡、蓝玉田和宋恩厚等,他们的木刻作品突出生活表现的视角和木刻风格的塑造。这一时期的木刻不仅在题材上更加贴近生活,也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bffff7a0e3b1e054b0727ad37d757b7d.jpg

曾景初《她的理想》21.5×30cm 195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6c08728308fdd99122b6e8106f40472f.jpg

蓝玉田《月夜运肥》35×103.5cm 195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cf331dade40c9b49e7e3285dd932de4a.jpg

陈天然《套耙》28.5×45cm 195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06fb2e07375b4b25b8694b9f7a3dafa.jpg

李焕民《小学生》 44×32cm 195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7acb74732d59613da22d20f10950aef.jpg

武石《晒新棉》48×48cm 1967

改革开放初期的木刻是对早期新兴木刻和木刻变革时期的反思与自觉。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加自由,题材更加广泛,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力作。广军、查世铭、董克俊、贾国中、戴槐江等版画家更加注重个人风格的表达,对既有题材进行再创作,并开始尝试大尺寸木刻创作。这一代版画家不仅继承了前辈的创新精神,还为版画艺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f8942e6e9ce1a4e25fef09b4c28fd1be.jpg

赵瑞椿《苗家山村》27.2×35cm 1981

“这个展览不仅是先生们木刻的历史,也是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史。”策展人张广慧表示,回望五十年的中国木刻版画,先生们脚踏实地,勇于探索,使版画艺术既成为中国美术变革与发展的先锋,也成就了版画艺术语言在不同时期的成熟演化。通过本次展览,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经典木刻作品,还能深入了解中国木刻版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感受版画艺术的时代价值与创新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e20f17a25d1003eda34bf8d6f1d509f.jpg

(责任编辑:江静)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