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故拓新——马成名师友书法展及讲座

2024-12-12 15:22:25快讯

12月11日上午,“阅故拓新——马成名师友书法展”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隆重开幕,文化界、书画界、收藏界560余人齐聚一堂,共享这场文化盛宴。出席开幕式的嘉宾金炳华、姜樑、周汉民、陈振濂、潘善助、陈燮君、胡国强、王兴康、赵东晓等  。本次展览为期一周,将于12月17日落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59866a411553b6bc700ccb0475cac023.jpg

开幕式现场

展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中国书法院主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长青文化专项基金、上海嘉诚收藏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市收藏家鉴赏协会、香港集古斋协办,展览得到了上海图书馆、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上讲话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田松青,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金炳华宣布展览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d84dc72b50a5033c11b92d3cca70a89.jpg

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金炳华宣布展览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66732ff257671516c09d332be226d98.jpg

开幕式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f910d44d3adee5fc2abe849250903ed9.jpg

马成名先生答谢致辞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马成名新书发布会”,发布他最新的专著《石鼓文研究新析》,内容有关石鼓文学术研究的最新发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60a41abe5735cee1a563bb5f01bf6e9f.jpg

马成名新书发布

同时,马先生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自己珍藏的宋岳珂编的《英光堂帖》第三卷徐紫珊刻本(原刻石已佚),上海图书馆领导向他颁发捐献证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5c980c6a437d6b46bffac9ecaed80c3b.jpg

捐赠仪式

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有高度的专业性,又有广泛的大众性。书法不只是书写,有的专家终生与之为伴,从事着与书法相关的收藏、鉴定、交易、出版、教学等方面的职业。马成名先生就是一位由上海走向国际的知名鉴定家、拍卖人、学者及书家。他 1961年由上海出版学校毕业入朵云轩学习并从事书画、碑帖鉴定工作。1987 年入职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中国书画部门工作直至2009年退休,一生献给了书法事业。他有丰富的阅历、极强的悟性和记忆力,在拍卖、鉴定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业界同仁的尊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397693dba8050993d0222c0ecc06c50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45a769b9b4fcc1ea4786db7e4395a481.jpg

展览现场

时下的书法展,大多只展示书写,而忽视与书写相关的职业成绩。是次展览与众不同之处是展品146件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其本人的书法 50 余件,包括楷书、行书和隶书。尤其是他的小行书,秀逸灵动,或题于碑拓,或独立成篇,最显示他的功力和书风。二是他经手的唐宋书法信札32 件,包括在北美、南美和日本发现的宋拓《淳化阁帖》最善本,北宋曾巩《局事帖》等唐宋名人书札,以及唐摹本王羲之《妹至帖》等等。这些书法珍品经他发掘、确定并通过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大多已入藏各博物馆及收藏家之手。所幸的是,当时保存下来的原图底片复制件给了人们欣赏的机会。马先生说这批展品也是首次集中在一起供专业人士研究。三是师友 24 人的 58 件作品,包括潘学固、来楚生、顾廷龙、王季迁、胡也佛、胡问遂、高式熊、方去疾、张五常等。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他在朵云轩时的人文环境,以及在纽约的交友圈。

马成名书法作品示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e6610e2f3ce022aa178659954457313.jpg

龙腾天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bee2fff7ee8008ee5b5a2412a9e7c9e8.jpg

节临《西岳华山庙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291f0f96762171067f11ab9f3cf34188.jpg

记北宋拓《淳化阁帖》之事

这个展览更体现书法的文化性以及书者的文化底蕴,尤其通过展示马成名六十余年在书法方面的成果,即个人书艺和发掘古代珍稀碑帖书札这两个方面努力,给观者以启示,书法不只是书写,它还与文学、鉴定、收藏、拍卖、出版、教育、学术研究等专业息息相关,相关专业的积淀有助于提升学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学养的充实,才可能增加书艺的书卷气,从而达到书法的佳境。

马成名经手唐宋书法信札示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2/1453581ed563fcb63c31f08670c07972.jpeg

淳化閣帖最善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9eb91186bf935ce37a7b2b5d7958403.jpg

北宋曾巩 局事帖 孤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84316b2054c00e56fd0cfa80fcf59225.jpg

唐摹王羲之 妹至帖

这个展览也是年近85岁马先生首次的个人书法展,他说是他1981年去美国40余年后向上海同行的一次汇报。从他满满的深情,我们也由此认识,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奉献,万不可急于求成。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虽然1962年就在上海青年宫师从任政等先生临《史晨碑》起步,但鉴定、拍卖工作更需要自己花大量的时间,他就没有走职业书法家的发展道路,而一生选择把鉴定、收藏、拍卖作为主要职业,书写成为副业,他自称自己是票友,而玩票促成了鉴定的成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7ad155f56fb7db98153913f23f359754.jpg

展览同期,会举办两场学术报告会,一场是11日上午开幕式后的“《淳化阁帖》最善本纽约拍卖及归藏上海”。1963年,马成名刚到朵云轩工作两年,在仓库整理碑帖拓本时,在鉴定大家王壮弘先生的指导下,发现了一册宋拓《淳化阁帖》第九卷,当时定位是《淳化阁帖》的祖本,青年马成名随即将之送往上海图书馆,上图馆长顾廷龙及潘景郑、翁阅运先生等见了以后如获至宝,当即定为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至90年代初,马成名又在香港著名藏家李启严先生群玉斋中惊喜发现了宋《淳化阁帖》第四卷,为北宋拓枣木原刻孤本。1994年6月,此册《淳化阁帖》第四卷入佳士得春季拍卖,惜当时上海图书馆因经费缺憾未能搏得国宝归回,最终为美国收藏家安思远以8.96万美元购得。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马成名竟又奇迹觅得朝思暮想的《淳化阁贴》临川李氏所藏三卷,1995年9月,此《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三册,入佳士得拍卖公司秋季拍卖,最终为美国收藏家安思远以22.24万美元购得。时光转至新世纪,2003年,上海博物馆经过多年的酝酿、交流,终于以450万美元将此四册《淳化阁帖》最善本购回收藏。时光又转回2001年,这次马成名为上海图书馆带去了他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新发现的《淳化阁帖》照片,一共九册(卷一至卷八、卷十),经鉴定,这九册与上海图书馆藏第九卷同属一套,后经严肃鉴定,为“南宋绍兴国子监刻本”,残本至此成为足本。此次马成名先生的新发现,绝非偶然,因为上海图书馆第九卷,就是他与王壮弘先生一起在四十年前的朵云轩征集而来,这次“完璧”的新发现,成为当年鉴藏界重大事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29835259dbd7e7c30112900f59c0a24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2/4c9dc3a7f1082f5926d1b4551dc58983.jpeg

《淳化阁帖》第九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1a9e4f09b25991210158958b8da1a76.jpg

《淳化阁帖》第四卷首页

另一场讲座为12月14日下午,专题为“从朵云轩到佳士得——见证书画市场历史变迁”。马先生将以他在朵云轩20年、佳士得22年的从业经历和资料,以及大量丰富的案例,反映全球中国书画市场由低到高、受到世界重视的趋势、市场特点以及收藏投资的规律,给收藏界、拍卖界以启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494187fcce2eb4e6f76161f017110010.jpg

​马成名先生鉴定的高光时刻和主要成绩是在纽约以及香港工作阶段。其中部分已收进《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一书。除宋拓《淳化阁帖》外,另一次重要的发现是在巴西发现宋人信札真迹,其中包括名扬上海的曾巩《局事帖》,《局事帖》境内由保利首拍了 1.08 亿元,后又由嘉德再拍 2.07 亿元。而《局事帖》最早的首拍是1996年纽约,当时的拍价约是 50 万美元,收藏者是尤伦斯先生。这似乎是一场生意,而实际上是书画鉴定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发现并考证的确认者就是马先生。看热闹的人只知道《局事帖》,而实际上这次在巴西的发现,总共有30余件宋人信札,由华人张文魁及后人珍藏,包括朱熹、曾巩等多位宋元名人在内。当时马先生曾携这些珍品去北京故宫举办观摩会,启功、徐邦达、刘九庵、傅熹年等前辈都亲临现场给予确认,并为这次发现而击掌。故宫曾去投标,但失之交臂。这批信札后来2件由上海博物馆收入,5件由首都博物馆收入,数件由台北文博机构收入,成为一件轰动收藏界、拍卖界的大事。

马先生对自己书作的评价是解忧去闷、自得其乐之作。古帖看多了,还是追崇文人书法的境界,但还是一位票友。而他60年代在朵云轩的老同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志高先生此次撰文则认为“他走传承传统的书艺道路,不是随意书写的野路子。其篆书用笔圆润劲挺,隶书的蚕头燕尾姿态生动,魏楷的点画与结构均雄健、沉稳而灵动,观后令人欣喜。然而鉴定工作的需要,题跋更需要行书和行草,所以,他这两类作品更加突出、更令人喜爱。”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必须经过临摹阶段,但除了临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帖,仔细读帖可以帮助认识书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学习书法有很大的帮助。马成名先生说,学习书法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在学习临摹书法时,往往书写行笔总会非常小心谨慎、缓慢迟疑,这一体会深深印入脑中,在见到一些仿制书法作品有此迹象者即能辨认。

展览承办方将“阅故拓新——马成名师友书法展”列为“学人书法”系列第四集,自2014年秋以来,前三期展览分别为“章汝奭88书作展”、“金耀基八十书法展”、“百里溪翰墨·郑重书艺展”,均获圆满成功。每次展览观者如云,引起文化界强烈反响和思考。个展的主人都是年届八旬以上著名学人,他们在专业领域都有全国性的影响和建树,虽不是书协成员,但是书法也有相当的基础和特色。作为非专业学人办展,对文化界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恢复历史上文人书法、学人书法的传统很有必要,它对推动我国书法的继承将是另一股力量。

专家评马成名鉴定以及展览

郑重(文汇报高级记者)

成名先生著有《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命我作序,写到“文物有灵,对马成名有着勾魂的灵验,情为物牵,直到搞清楚为止”。成名先生对碑帖鉴定已成为出神入化的故事,这些故事又一直珍藏在我心中。但我不知道马成名擅书法,可以相信他是无意成书法家的。像古画鉴定家一样,他们都擅长绘画。马先生对碑帖耳濡目染,魂牵梦绕,因此练了书法那是情理之中必然的事情,他的用笔方法、书法的风格及书法中流露出来的情调,要从碑帖中方能得知几番春讯。

周志高(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马成名先生在朵云轩的老同事)

先睹为快,我从马成名学兄这次提供的几幅参展书法作品,始知他是正、行、草、隶、篆五种书体均有涉猎,他对古人是细心认真学习和借鉴的,走传承传统的书艺道路,不是随意书写的野路子。其篆书用笔圆润劲挺,隶书的蚕头燕尾姿态生动,魏楷的点画与结构均雄健、沉稳而灵动,观后令人欣喜。然而鉴定工作的需要,题跋更需要行书和行草,所以,他这两类作品更加突出、更令人喜爱。

仲威(上海图书馆研究员)

马老真是碑帖界的传奇人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在朵云轩从事征集碑帖工作,彼时碑帖善本正在“化私为公”国有化道路上飞速聚集,华东六省一市的旧书店的碑帖善本统统集中到上海朵云轩,马先生当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寻找碑帖文物,一旦发现有善本碑帖就要优先考虑提供公藏机构,如今上图、上博馆藏大量碑帖善本都是他当年经手的。那是一个能够经手无数善本碑帖的年代,再珍贵的碑帖善本,也会在民间意外出现,那是一个改天换地的年代,海量的碑帖善本在流散,在进入国营的朵云轩,又从朵云轩进入上海图书馆。马老就是当年的见证人和经手人,如今大多上图碑帖善本上面还黏贴着马老手写的朵云轩标签。

石建邦(艺术评论家,马成名先生在佳士得的老同事)

马先生长年浸淫于书画碑帖的海洋中,日日与古代艺术为伍,鉴定欣赏之余所交游接触的也均非泛泛之辈。这种眼界之下,他的字因之也很有看头。在我粗浅的印象中,马先生的书法很好地融汇了碑学和帖学各自的优长,巧妙变化,从而形成自己既醇厚雅健又潇洒秀劲的特色,这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是其独特的阅历修养使然。

薛世清(中贸圣家国际拍卖公司总裁)

在书法创作上,马成名先生的作品展现了刚柔并济的风格。他的小字取法“二王”,以行草见长,注重笔法的灵动与变化,吸收了王羲之的简淡与静穆、以及王献之结体的偏长与舒展,形成了一种飘逸、自然的风格,更为潇洒;他的大字碑帖结合,既有刚健苍劲的篆籀气,又不失圆润活泼的灵动。这种风格使他的作品在视觉和情感上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马先生虽然扎根于传统书法,但又不乏个性和新意。每每用笔时,时而刚劲有力,时

而盈动蕴畅,充分展示了他在传统书法基础上的创新和个人风格的展现。

祝君波(资深出版人、拍卖人、马成名先生在朵云轩的老同事)

学人书法第三集“百里溪翰墨·郑重书艺展”办完后,我在苦寻第四个人。马成名先生是我在朵云轩的前辈,太熟悉太了解了,鉴定家、拍卖人,又是美国遗产传承的评估师,但我反而没去关注。疫情前一次他寄给我两幅作品,其中一幅《回乡偶书》,写得沉着、灵动、秀润,充满了书卷气。我就做了镜框挂起来自己看。这不就是学人书法要找的人吗?专业有成就、岁过八旬、票友,又是人生第一次办展览,让我认定第四个展就是他了。很幸运,也感谢马先生支持,有这样一次机会来为他办展,同时为传承书法做一点另类的贡献,就是倡导在专业书法以外,有更多的学人、专家热爱书法,习有所成,让生活更充实、更丰富。

马成名回忆自己学书的起步和体会

1961年,我被分配到朵云轩工作。朵云轩所经营的各个项目都是和中国艺术品、文物有关系的,可是在这方面我一无所知,完全是一张“白纸”。既然已经分配到这里工作,既来之,则安之。经过一段时间各个部门的工作了解以后,发觉这里的工作很有趣,也很玄妙。在我看来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两本碑帖,还有原拓、翻刻的分别,还能看出宋拓、明拓、清拓的分别。一张书画打开一看就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此神奇的鉴定,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及求知欲。

1962年,上海市青年宫首次开办书法学习班,我当时工作之余就参加了,成为首届学员。我这班的老师是任政,任老师以隶书见长,于是要求我们从学习隶书开始。隶书中他推荐我们临习的是《史晨碑》,《史晨碑》在汉碑中属于比较规矩的隶书,我是在朵云轩碑帖柜工作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找了一册商务印书馆珂罗版印制《史晨碑》临习。当年来讲,要买一本好的碑帖也是不容易的。任老师在课堂上也讲一些书法基本知识,如写字最重要的是运笔要中锋,写隶书要蚕头燕尾,蚕不双设,燕不双飞等。同时也在这一年,潘伯鹰先生的《中国书法简论》一书出版了,这本书比较全面介绍了书法的各种知识,从这本书我对书法的理论有初步的了解。这是我临习书法的开始。

但我工作太忙,后来一生的重点转向了鉴定、拍卖还有美国的艺术品评估,学书法时断时续。数十年来,我经手的书法、碑帖等不谓不多,不少重要者现已进入博物馆或私人收藏。2009年退休以后,我以书法为乐,时而午后小睡起临写一段帖,或写两张字,给我无限的快乐。我爱好书法,并不是什么书法家。书法能帮我陶冶性情,调节心胸,觧忧去闷,消磨时光,自得其乐、自我欣赏。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学习书法必须经过一个临摹的阶段。但除了临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帖,仔细读帖可以让你认识书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深入进一步了解书法,对学习书法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学习书法对我职业生涯的帮助。我在学习临摹书法时,往往书写行笔总会非常小心谨慎、缓慢迟疑,这一体会深深印入脑中。往后在见到一些仿制书法作品有此迹象者即能辨认。没想到此一学习书法的经验会成为我往后职业生涯中,鉴定分析书法所依赖又受用匪浅的法宝。

由于我的职业,书法伴随我一生。我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后要感谢主办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中国书法院,及各承办、协办、支持机构对我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各位师友不吝借展他们的书法,为此展增色不少。特别感谢祝君波先生及其助手极力建议、鼎力安排此次展览。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书法展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