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仲轩2024秋拍 |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
2024-10-23 17:18:57快讯
郎窑红釉是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督理景德镇窑务时,在模仿明代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所创烧的一种高温铜红釉,故名郎窑红。此前铜红釉之烧造工艺复杂且极不稳定,即便巧匠亦难成,窑出多有瑕疵,色正佳器寥寥,明代中期后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几乎失传,直至清康熙郎廷极方才得以恢复和发展,郎窑红烧造亦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然其工艺繁复,产量甚少,是时即有“若要穷,烧郎红”之说。其釉色之美可比肩永宣宝石红釉,历代受到收藏家们的高度赞誉。
清人许谨斋《郎窑行 , 戏呈紫衡中丞》中有赞 :“宣成陶器夸前朝……迩来杰出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诗中所言“红琢玉”即指郎窑红,“贡之廊庙”表明郎窑红器供以内廷专用。
此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撇口,束颈,丰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下承圈足。外壁施红釉,釉光莹润,釉汁自然流淌,色泽自上而下渐染渐深,色浅处如春日桃花,浓集处似初凝之牛血,极富层次感。其造型秀美端庄,釉色浓郁纯正,工艺精湛,堪为清康熙郎窑红釉器之典范。传世所见清康熙郎窑红釉器数量稀少,色佳者更为珍罕,查阅公私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均藏有相近者,收录于《清代单色釉瓷器》,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七十年十月,页 35,图 1 ;香港佳士得于 2023 年 11 月 30 日释出一例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最终以 302.4 万港币成交,编号 2820。上述几例郎窑红釉尊均与本品之工艺、形制、尺寸较为相近,可资参照。
(责任编辑:罗书银)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