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场·画家戴都都的诗意颠覆
2023-07-28 00:00:00艺术家提供
来源:正午文化
戴都都注定与众不同。刚刚他又一次以《戴都都代表作品中兴巡展》颠覆了人们的习惯与想象。
领袖级的写意画家与领袖级的商业空间,在东北积重日久的世俗氛围中,碰撞出一道诗意的闪电。戴都都仅以六幅代表性作品就让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成为这个燥热夏天的焦点。开幕那天,他领我和几个朋友慢慢看画,平静中看得出格外的放松与开心。他说,不要仪式和花篮,不要嘉宾和领导讲话,艺术不需要虚张声势,他喜欢这种让画自己去面对观众,在自然贴合的交流与碰撞中完成表达的状态。戴都都以色彩飞扬的灵动和英雄主义情结的画作蜚声画坛。从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中国故事》,到跨时空汇聚了100位名人的《与但丁讨论神曲》,再到他顶礼膜拜7位艺术偶像的《向大师致敬》,直至表现108位中国奥运冠军的《青铜时代-把酒论英雄》,还有与世界各地归来的鲁美同学携手完成的《约定》,戴都都引起过无数关注和轰动。
——请横屏观看——
《青铜时代·把酒论英雄》660×266cm2008年
与其说是一个画家,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诗人。只不过他是在用各种饱满的色彩和奇思妙想的画面在写诗。我突然想起,不久前我描述北京一位自由艺术家的这段话,用来形容都都再贴切不过了。都都画过无数的画,描绘过无数人物和场景,色彩浓烈饱满,笔触酣畅生动。著名油画大家宋惠民说过,在都都的画前,没有人能平静地走过。那是什么?不是技巧和叙事,而是澎拜的激情和动人的诗意。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纵观都都的创作,无论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柔情似水的《父与子》,还是斧凿刀刻般的《曙光-纪念但丁》,戏虐诙谐的《上空的达利》,再到温情脉脉的《爱情诗》,动荡温暖的《初升的太阳》,光影的运用,色彩的夸张,以及呈现的诉求,已断不是竭力写实的描摹,而是追求神似的写意。画家是在用色彩、线条和自己的结构,表达内在的人性与情绪。人性就是凌越于现实的诗性,情绪就是饱满而热烈的诗情。
《满江红》
《父与子》
《曙光-纪念但丁》
《上空的达利》
《爱情诗》
《初升的太阳》
而《晃动的迁途》《猎》《诺亚的鸽子》《早春》《天使》,莫不充满了诗性的浪漫,令人心旌摇荡。
《晃动的迁途》
《猎》
《诺亚的鸽子》
《早春》
《天使》
都都画过许多次托尔斯泰,应该是基于这位大师的自省精神和悲悯情怀,对信仰的关注和对美好的向往。对庸常和世俗的不尽思考与挑战,恰是一种诗人的不甘。都都借由托尔斯泰展现着不惜对抗一切的勇气与特立独行的气质。
我们留意到他绘画的题材,从领袖、战马、英雄、坦克、健将到舟舟、托尔斯泰、拉斐尔以及一众文学大师的这种流变,不难看出由外在的刚烈英武向内在的柔软灵魂逐日靠近的倾向。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他向我们呈现的所有图像,他用扎实而雄厚的绘画功底和技巧表现出来的线条、结构,他以惊人的笔触挥洒的淋漓豪旷的色彩,都不过是一种籍由表达的介质,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标识性的英雄情结,其实都表达着一种对人、对人类命运罕见的温存与同情,说白一点,就是在庞杂、繁缛、沉重、甚至苦难的生活中,仰望星空的那种诗意。色彩的强烈与夸张,画面的自由与奔放,情绪的迸发与流动,无不张扬着诗的元素、脉动与气韵。
——请横屏观看——
《向大师致敬·群星闪耀》230×660cm2023年
《向大师致敬-群星闪耀》描绘了15位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但丁、海明威、高尔基、鲁迅、雨果、荷马、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毛姆、泰戈尔、马尔克斯、茨威格、安徒生,像一座雕塑。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一一写出这个巨幅油画中人物的名字,是想让你们一一品味和体察他们对人类的关切与呵护,这样你也就顺理成章地了解了画家从他们身上汲取的诗意,也即巨大的悲悯和殷殷期许。构思和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都都无数次和我谈起过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思想带给他的震撼与感动。我知道最初他本想以近代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作为人类灵魂经历的一种缩影。他激动地讲述“五月花号”怎样在迷茫而昏暗的大海上航行,直到触到美洲海岸的第一块温暖的礁石……而从完成的作品我看到时空最终上溯至文艺复兴,以及引用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来命名画作带给人们的无限想象、深刻的思考和隽永诗意。都都是茨威格的铁粉,对这位“人类心灵捕手”的痛苦、流离、潇洒、诗情濡染至深。曾经有人说过,无论你是18岁,还是35岁,读过茨威格那本《人类群星闪耀时》,你的一生都会有所不同。我想,看过戴都都的画,也是一样。你会惊诧、激动、战栗、震撼,你的灵魂会沾上美好而诗意的花粉。
《米开朗基罗》80×100cm2018年
《拉斐尔》80x100cm2018年
《达芬奇》
80×100cm2018年
同泽画院有本期刊,坚持出版了二十年,作为院长的戴都都在纪念周年的特刊卷首语中,引用了劳伦斯的一段话:艺术根本的作用就是载道,而不是博彩或者消费。所谓“载道”,不过就是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意见和感受。和许多画家不同的是,戴都都表达的,是一次次艺术行为传递的颠覆观念,是飘逸恣肆的色彩中饱含的诗意。我脑海中此刻浮现出一个温暖的画面,都都坐在长白岛河堤路旁的nooncoffee咖啡厅,一杯拿铁散发着浓香,原木桌椅和水泥墙上是午后斑驳的阳光,落地窗外蔷薇花和米兰静静开放……桌子对面,他时而兴奋,时而忧郁,讲着拉斐尔、托尔斯泰,或者罗马尼亚的巴巴。
《渴望草原》
175×155cm1994年
作者和戴都都在画展
戴都都自画像
戴都都
著名油画家,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院长。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展并获奖。曾获全国美展金奖1次,铜奖2次,优秀作品奖2次;辽宁省美展金奖7次。
先后7次在中国美术馆等处举办个展。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永久收藏。
(责任编辑:王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