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栏 | 季涛:引领香港与内地艺术市场发展功不可没
2023-03-09 09:00:54雅昌原创专稿
2023年,是蘇富比拍卖行进入香港50周年。回顾这50年香港、内地以及整个亚洲艺术市场发展变化的过程,笔者以为,蘇富比当年入驻香港的选择无比的正确。而中国艺术品市场取得今日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也得益于当年蘇富比的选择。
1973年,蘇富比在亚洲首选香港设立代表处,197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了蘇富比-帕克-博内(香港)有限公司。名称中的“帕克-博内”字号是因为蘇富比为进入美国市场曾于1964年收购了美国当时最大的艺术画廊帕克-博内。
事实上,蘇富比最初关注的地方是日本。1969年,蘇富比曾在东京尝试举办了一场拍卖。当时,日本古董商的势力十分强大,拍卖的出现是对他们原有经营模式的冲击,古董商们不希望在自己地盘上有国际拍卖行来抢饭碗。而日本藏家们习惯上非常依赖古董商,自然也不愿意越过他们到拍卖行来交易。面对日本市场如此的保守顽固,蘇富比欲进入日本的想法就此“泡汤”。
蘇富比选择香港具有一定优势。当时的香港收藏家群体已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香港又是个自由贸易港,没有关税和艺术品进出境限制;加之地理上坐落于东亚中心,距离中国大陆、日本、台湾、新加坡都很近。这时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朱利安·汤普森(Julian Thompson)先生,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朱汤生。是他建议蘇富比选择了香港,后来他也成为了蘇富比亚洲区第一位CEO兼首席拍卖师。
朱汤生先生
朱汤生是一位英国人,从小受到外公和叔叔的影响,喜欢东方文化艺术。伊顿公学毕业后,他进入剑桥国王学院攻读哲学和数学专业。大学毕业,朱汤生被当年伊顿公学的老师,蘇富比的合伙人巴特维克介绍到蘇富比陶瓷部做图录编排工作。在他的勤奋努力下,仅4年时间,朱汤生就升任为中国部主任。
70年代初,香港不断有人提议蘇富比到香港来。朱汤生觉得有理,但担心当地拍品货源不足。为了进一步了解香港拍卖的可行性,朱汤生特地到港拜访了著名藏家赵从衍、利荣森等业内人士。大家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在香港征集拍品不会困难,支持蘇富比来香港。于是,朱汤生向伦敦总部提出了在香港设立分部的方案。
1972年,香港知名收藏家吴坤生先生过世,为了合理分配遗产,吴坤生的儿子来到伦敦,希望蘇富比能将父亲的藏品进行拍卖。蘇富比担心成交不好,提出了条件:无论拍卖结果如何,吴家都要支付一笔费用。达成协议后,蘇富比上拍了吴家的2000件藏品。而香港的藏家们,尤其张宗儒、张宗宪兄弟等人拼命的举牌,带动了这场拍卖的“买气”,最终2000件拍品只有一件流拍。成交结果让蘇富比十分震惊。显然,与日本的收藏环境截然相反,蘇富比受到香港人的热烈欢迎。这场成功的拍卖,促使蘇富比下定了出师香港的决心。
1973年入驻香港后,蘇富比成为了香港有史以来第一家艺术品拍卖行。他们随即于当年11月16日在文华东方酒店举行了第一次拍卖,拍卖师由朱汤生担任。蘇富比的进入迅速打开了香港艺术市场的缺口,中国内地当时还处于十年动乱期间,朱汤生把精力主要花在了开发远东艺术市场上。蘇富比对香港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推动艺术市场发展和树立正确的市场导向上。香港的艺术收藏圈原来一直比较封闭,业界互不往来,古董鉴定水准不高。蘇富比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拍卖行给艺术市场提供了货源和变现的渠道,信息更加透明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市场则越做越大。
蘇富比香港首场拍卖的瓷器图录
从1976年开始,香港蘇富比开始每年两次定期举办春秋大型拍卖会。最初的拍卖品主要为中国古董瓷器,因为朱汤生最擅长的是宋朝到明清的瓷器。80年代蘇富比开始引入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业务,1995年举办了中国油画拍卖,2004年,开设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场拍卖。
相比起蘇富比,另一家国际拍卖行佳士得的步伐要晚十多年。直到1984年,佳士得才在香港设立代表处,1986年在香港举行首场拍卖,1989年注册成立了香港太古佳士得有限公司。
对蘇富比而言,1980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当年夏季,蘇富比首次举办了著名古董商仇焱之先生收藏品专场拍卖。这是香港蘇富比第一次为某位收藏家举办的个人专场。1981年5月,蘇富比再次推出仇焱之收藏专场,近200件藏品被一抢而光,其中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528万港元成交,打破了当时中国瓷器的世界记录。正是这场拍卖使得明代官窑的市场价位大幅上扬,从而逐渐取代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宋瓷的市场主导地位。1984年秋季,蘇富比又为在香港备受尊崇的叶义医生举办了私人珍藏拍卖会。1986年,赵从衍私人珍藏拍卖会更为香港收藏市场增添了一把火。
笔者曾于1998年第一次到香港观看蘇富比和佳士得的预展和拍卖,发现两家拍卖行的经营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一些差别。比如,蘇富比当时在预展现场安置了多位全副武装的持枪守卫,如临大敌,让人不免忐忑;而佳士得的预展则没有人持枪。蘇富比拍场上,朱汤生先生坐于高凳上主持,两肘抵在台面上,报价语调流畅、平和,其他拍卖师的主持与朱汤生也如出一辙;而佳士得的拍卖师都是站立主持,以同是瓷器专家的佳士得总经理林华田先生为代表,动作幅度较大,吐字慢而清晰,讲究抑扬顿挫的语调。感觉上,蘇富比更加有贵族范儿,显得自然、含蓄;而佳士得则气场较足,更在意形象与风度。
朱汤生主持拍卖
内地’92北京国际拍卖会的成功举办,上海朵云轩和中国嘉德拍卖行的先后成立,再次让蘇富比嗅到了商机。1994年4月,蘇富比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1995年10月初,蘇富比和佳士得首次到内地做拍卖巡展,并同时选在了北京王府饭店水晶厅里举办。2007年,蘇富比在北京又设立了代表处。2012年9月,蘇富比与北京歌华美术公司联合组建了合资拍卖公司,并在北京举行了首场拍卖会。
蘇富比在布局亚洲时也有进军台湾8年后又退出的故事。蘇富比于1981年在台北设立的代表处,1992年首次在台湾举办中国早期油画的拍卖。第二年佳士得也赴台拍卖,两家在台湾拍卖油画和近现代中国书画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台湾市场规模小,关税较重,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有限。尤其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别于2000年及2001年退出了台湾市场。
2005年,蘇富比任命程寿康先生为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有着伦敦大学法律硕士学位,一直从事于律师和法律顾问的工作。和朱汤生等前任亚洲区总裁明显不同的是,程寿康为华人,此前没有从事过拍卖的背景。这是蘇富比第一次聘用非艺术品专业人士负责公司的管理。也许其目的在于更方便于协调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寿康确实是一位管理和协调能力极强的人,他在任上加强了与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尼、东南亚的许多收藏家的沟通,摆平了一些棘手问题;同时他也协调处理好了企业内部的各种分歧与争端。程先生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曾谈到:“拍卖行其实就是做人的生意,对内是员工,对外就是客人。我们就是客服,是中介。作为中间人要求人买,也要求人卖,必须懂得怎么去把关系处理好,不然是不会成功的。”
程寿康先生
用非专业人士主抓管理与客户关系的好处在于,避免了以往仅考虑借助专家权威建立企业专业形象,而在企业管理和关系协调能力上暴露了不足。程寿康上任后,蘇富比的运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专家管理的传统拍卖行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治理型的现代企业。
从2009年起,蘇富比将当时于世界各地举行的“当代亚洲艺术”的专场集中于香港一地,使得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的优秀当代艺术作品都能出现在香港的拍卖场上。
香港蘇富比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2004年时员工还只有40人,而到2012年增加到了150人;业务项目从4个增加到8个。蘇富比的拍卖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内地藏家的参与。以瓷器工艺品为例,2004年,内地买家在香港参与竞买只占3%-4%,而到2011年,这个比例已经占到50%以上;蘇富比中国书画板块的情况也与之相类似。
2013年为入港四十周年,蘇富比秋拍交出了一个傲人的成绩单——拍卖成交总额达到了41.9亿港元,刷新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的单季总成交最高纪录,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瓷器工艺品一直是香港蘇富比保持着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品种,如今在朱汤生的学生,现任蘇富比亚洲区主席,瓷器专家仇国仕先生的精心打造下,稳居全球拍卖业之首。
2021年底,程寿康从蘇富比退休,结束了16年的行政总裁生涯。继任者为法国人、“太子”洛嘉熙(Nathan Drahi)。他似乎在初步尝试将拍卖与时尚和娱乐明星相结合的“下沉”方式,由此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一族进入市场还有待观察。香港蘇富比未来将如何走向,必定为业界十分的关注。
如果没有1973年蘇富比的入驻,香港艺术市场或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具有超强的市场号召力。如今的香港已经是继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对此,蘇富比可谓功不可没!内地艺术品拍卖行的经营是在模仿和对标香港蘇富比等国际拍卖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蘇富比在亚洲发展的50年,对于促进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崛起和内地拍卖行的建设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清 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盌
为庆祝进驻香港50周年,蘇富比2023年春季拍卖会全力以赴呈献了许多优质的艺术精品。在其最为擅长的瓷器拍品中,有估价待询的张永珍博士珍藏“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盌”、估价待询的赵从衍旧藏“明永乐青花龙纹执壶”和“清雍正御制胭脂红珐琅彩玉壶春瓶”等重器。此次春拍能否突破其40年庆典拍卖41.9亿港元的最高纪录?我们都在拭目以待。
明 永乐青花龙纹执壶
(责任编辑:孟语)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