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共鸣——《夜》

2022-11-22 12:00:04雅昌发布

表演艺术对于呼吸这一主题的探索可谓来之已久。早在1976年,塞尔维亚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与乌雷(Ulay)便通过《呼气吸气(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来探索呼吸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延伸,以及个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象征。然而,在Covid-19疫情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日常生活的当下,呼吸不再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下意识的行为。呼吸可以预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飞沫的距离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不得不保持的隔阂。对呼吸的认知也能够投射出个体的文化与政治坐标。在人类社会重新构建自身与呼吸的关系这一过程中,艺术的语言又可以提供怎样的表达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0456270653ceff4fceb918a823ad9f62.png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呼气吸气》

在纽约当地时间11月4日的晚上,中国艺术家闫旖田(Yitian Yan)与日本艺术家远藤麻衣(Mai Endo)在mhProject的场地内展出的室内表演及装置艺术项目《楼宇罅隙,城市呼吸(The City Breathes in the Interior of Buildings) 》以一次名为《夜(Night)》的表演开幕。作品试图通过装置,田野录音,以及艾灸等等元素来具象化呼吸这一行为,以及个体对这些具象体的感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1bb2b3a6ef592e6c182624d7851482a2.png

“夜”,装置与行为表演,远藤麻衣、闫旖田,2022

录像:Lane Lang

展览场地中架设了遍布内部空间的紫铜管道。铜管常常隐藏于建筑内部,是水、电、暖等必需能源的供给通道。在此次展览中,这些管道穿插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将展览空间所在这栋建筑内呼吸系统具象化,并且汇聚于天花板上方一处人为打开的条带缺口、使人们得以看见天花板内部的电线、钢丝等基础设施。管道这一呼吸系统向表演场地外部的延伸正呼应着这件作品的一个核心命题:呼吸及与呼吸相仿的过程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作为维系生命的循环过程,呼吸也作用于一栋大楼,一座城市,乃至文化的运转。随着表演开始,观众的视线便跟着旖田和麻衣手中的聚光灯,在昏暗的空间内观察着管道的细节,以及它们在墙上投射出的影子。寻找与呼吸相关的种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痕迹。

听觉体验是本次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的下一个阶段,两位艺术家静坐在场地中心进行规律的呼吸,让呼吸声渐渐充满了整个空间。正如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的《呼气吸气》所展示,通过感官分享他人的呼吸是是一种十分私密的身体联系。然而,在《呼气吸气》中,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毫无保留的吸入对方呼出的二氧化碳,实质上包含了一种对彼此的占有欲,也同时明确了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而在《夜》的感官分享中,这种亲密关系是群体性的,通过麦克风投射出的呼吸声平等的拉近了每一名观众与旖田和麻衣的边界。在一次次规律的呼吸之间,观众与表演者通过呼吸进行互动的契机也呼之欲出。在习惯于防止呼吸以及其他种种个人行为暴露在公共场合之下的后疫情时代,这种共鸣的契机能重新让个体激发出对社会纽带的渴望。

虽然对呼吸的探究贯彻本次作品,但两位艺术家并没有选择用语言对呼吸进行诠释。在表演的过程中,场地内响起了艺术家们在亚洲城市中生活、乡野间徒步时采集的自然环境录音。在捕捉到的声音和其间的留白中,在层层虫鸣和风声的包裹下,它们呼应着艺术家们先前的呼吸声,从而使得呼吸的主体逐渐模糊。同时,这些带有亚洲亚热带地区材质的声音也在纽约下东区的这个室内空间和遥远的中国乡野之间试着建立一种在疫情时代容易被淡忘的,自我与世界跨越地理距离的联系。

作为一种流传于亚洲各地的传统医学实践,艾灸也为这次表演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随着闫与远藤在铜管的一个个排气孔上放下点燃的艾草灰,整个表演空间也随之温热了起来。片刻后,从紫铜管道弥漫而出的香烟也随之进入在场每一人的呼吸循环,从字面意义上联通起了观众,表演者和建筑的呼吸系统。同时,这些由纽约都市马路间绿化带采集来的艾草也凸显着艺术家们对这件作品在地性的强调。这种与在大都会各处常常遇到的气味截然不同的体验,也提供了一种对于纽约生活的独特解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38051d8d56254d9d3fa3a7aa9d97a141.png

“夜”,装置与行为表演,远藤麻衣、闫旖田,2022

摄影:闫旖田

驱动这件作品的内核,是观众们在作品中的高度参与。据闫旖田描述,“夜”的昏暗布景在呼应主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让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的空间。在《如何在完全黑暗中欣赏艺术(How to See a Work of Art in Total Darkness)》一书中,达尔比·英格厉许(Darby English)这样描述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的《黑与蓝协奏曲(Concerto in Black and Blue)》:“‘想要了解一件作品,便需要成为其一部分。’《协奏曲》独特的黑暗只能从内部感悟,作为一名参与者,而非观察者。”在《夜》中,观众与两位艺术家的分界随着艾灸弥漫全场的香烟与二人清晰可辩的呼吸声愈发模糊了起来,通过一呼一吸与房间内正在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进行共鸣。

《楼宇罅隙,城市呼吸》以及定期的表演项目将于11月13号至12月4号为止在mhProject的纽约空间展出。

艺术家简介:

远藤麻衣(Mai Endo)是一名演员和艺术家。2018年与评论家/策展人Mika Maruyama共同推出酷儿女权主义艺术杂志《Multiple Spirits》。远藤于2021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壁画)博士学位,现作为日本文化厅青年艺术家学习计划研究员工作于纽约。

https://maiendo.net/

闫旖田(Yitian Yan)的艺术实践专注研究日常生活的流性与重力,以装置、行为表演为主要媒介,在个体和建筑之间确立张力与联系的空间结构。闫旖田先后取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纯艺术学士学位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

http://yitianyanstudio.com/

作者简介:

Robbin Gan

Robbin是一名自由职业艺术撰稿人,拥有艺术史及亚洲研究专业背景。现旅居于美国。

(责任编辑:李保兴)

推荐关键字表演艺术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