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艺国际春拍 | 捕捉光和自然的伟大艺术流派
2022-05-20 17:30:51华艺国际拍卖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中的印象派,不仅在以学院派审美当道的时代刮起一阵飓风,开启了人类艺术史的新篇章,还对后世包括中国在内的艺术发展影响甚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见。经典作品更是拍场上常青树,屡创新高。香港华艺2022春拍现当代艺术专场倾心呈献包括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意大利的月光》、奥古斯特·雷诺瓦《少女浣纱》、苏珊娜·瓦拉东的《瓶花与窗帘》在内的多件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厐均的《春到我家》则从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对这一伟大的艺术流派进行了回应。让我们看到印象派思潮的始末以及中国现代艺术的革新。
August·Renoir
奥古斯特·雷诺瓦
玫瑰人生
奥古斯特·雷诺瓦 August Renoir(1841-1919,法国)
少女浣纱
29 × 34cm
布面油画
1913
签名:Renoir(左下)
说明:
1. 附 Guy Wildenstein 于 2014 年为雷诺瓦基金会出具的鉴定证书;
2. 被收录于由 François Daulte 和 Durent-Ruel , Venturi, Vollard 以及巴黎 Wildenstein 基金会共同编撰的雷诺瓦作品全集及档案中;
3. 附 François Daulte(弗朗索瓦·杜勒特)于 1984 年 7 月 12 日出具作品鉴定证书复印件;
4. 这幅作品将被收录在由法国著名美术史学家、雷诺瓦权威专家 François Daulte,以及 Durent-Ruel , Venturi, Vollard 和巴黎 Wildenstein 基金会共同编撰的的雷诺瓦作品全集及档案中。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看向奥古斯特·雷诺瓦的作品时,总是好像蒙上了一层玫瑰色的滤镜,似乎无常世事还是乱世中的灾厄、病痛、穷苦都不曾让他的画布蒙上灰色。雷诺瓦擅长描绘甜美、温暖的女性与醉人的风光,看着他的画作,仿佛也能跟着画中人物笑起来。雷诺瓦与莫奈(Claude Monet)以及其他印象派画家是挚友,当其他画家专注于描绘自然风景中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光线和颜色时,雷诺阿在描绘人物以及衣服的表现上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相比学院派画家对于贵族女子的关注,艺术的描绘对象也因为思想上的革新发生了更多转变。他1913年的作品《少女浣纱》描绘了女子正在洗衣的劳动场景,女子身份为加布里埃尔,雷诺瓦的模特。比起描绘巴黎女性优雅端庄的样子,艺术家的对于美的欣赏转向了女性在劳动中散发出的朴实。他的笔触变得大胆果敢,河岸花草被赋予写意的潇洒,显示出雷诺瓦随着年岁增长对于如何描绘时间流动的更多理解。
Suzanne Valadon
苏珊娜·瓦拉东
被凝视与凝视,反叛的玛利亚
苏珊娜·瓦拉东 Suzanne Valadon(1865-1938,法国)
瓶花与窗帘
61 × 50cm
布面油画
1920
签名:Suzanne Valadon 1920
出版:《苏珊娜·瓦拉东作品全集》,Paul Pétridès 编纂,Compagnie Française des Arts Graphiques 出版,1971,p.189。
来源:
1.M.Miron J.Israel 先生,蒙特利尔,加拿大;
2.Kodner Gallery 画廊,佛罗里达州,美国;
3.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苏珊娜是第一位加入法国美术协会的女性画家,她曾经作为奥古斯特·雷诺阿以及众多艺术家的模特,“玛利亚”是她成为模特时使用的名字。从被凝视的对象到凝视他者的角色互换,女性的身体被她从圣坛上解放,展现了有别于同时期画家对于女性人像以及绘画主体的认知。与许多画家歌颂女性人体曲线之美的画作不同的是,她在画布中描绘并不理想化的女性人体。出身于劳动阶层的她丝毫不畏惧展现不完美的,以及直指描绘对象个人经济生活条件相关的画面。苏珊娜从1896年开始专注于绘画事业,这件1920年的作品《瓶花与窗帘》描绘了室内场景,有着野兽派风格鲜艳的颜色,强烈的造型与线条感。
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走出画室,寄情自然的追光者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1796-1875,法国)
意大利的月光
25 × 33.5cm
布面油画
1870-1875
签名:COROT
说明:附法国 Martin Dieterle 和 Claire Lebeau 于 2009 年 10 月 22 日出具的作品鉴定证书。
来源:
1.Goupil & Co. 古比尔画廊,约 1880 年;
2. 亚洲私人收藏。
出版:《柯罗作品全集 L’Œuvre de Corot》增第六卷,由 Martin Dieterle 和 Claire Lebeau 编写,巴黎 Wagons Design Éditons 出版,2008,p125,No.127。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战乱与动荡的时代,一批被称为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聚集在枫丹白露森林,他们选择描绘自然风光来安抚自己与世人的心灵。让·巴蒂斯特 · 卡米耶·柯罗作为巴比松画派的代表性艺术家,在提倡描绘平和的自然风景与生活日常同时,与巴黎画派一直坐在画室的传统不同,他与同袍喜欢走出画室,在真实的自然里写生,再回到画室进行完善。加上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有了管装的颜料,更加方便携带,艺术家这种走出画室的习惯,也影响了印象派的许多画家。忠实于自然的他喜欢旅行,这件约1870-1875年间创作的作品《意大利的月光》可以看出他在模拟意大利写生的场景,属于柯罗晚年经典之作。相比之前细腻的笔触,这件作品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用即兴式写意的笔触描绘了珍珠灰色的夜空,谱写一幕月光下动人的宁静夜景。
他并不只是一个风景画家,他是风景的诗人...呼吸着自然的喜怒哀乐...
--西奥多·庞维勒(Theodore de Banville)
决澜社:中国现代艺术的革新
后排左起厐熏琹、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
在20世纪20到30年代之间,中国美术界涌动着一股与之前占据主流地位的写实主义不同的现代艺术的思潮。厐均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留法油画家,厐薰琹,也是“决澜社”的发起者。决澜社画会酝酿于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到1935年解散,一共举办四次画展,“决澜社”顾名思义即自许力挽狂澜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首次展览的现场,申报记者称赞决澜社提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精髓。(展览作品)质量之精,为国内艺坛所创见,有倾向于新古典者,有受野兽群之影响着,有表现东方情调者,有憧于超现实的精神者。
——申报
Pang Jun
厐均
兼收并蓄,油画笔下的东方风骨
厐均 (b.1936)
春到我家
150 ×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签名:厐均 2020;钤印:均
说明:附艺术家亲签之证书。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虽然战火的硝烟让决澜社陷入沉寂,厐均继承了父亲与母亲在艺术上的天赋,在融汇西方现代艺术众多画派精髓并在中国现代油画革新的路上持续探索,厐均的油画有着强烈的写意抒情的视觉体验,显现出对于油画这一西方媒介的艺术造诣的同时,传达了对东方情感和文人思想的理解。
欣赏厐均2020年的作品《春到我家》能感受到他用色的大胆,写意线条。他将颜料堆砌成拥有一定的厚度,造成一种立体的质感。对于构图与绘画语言,厐均解释他画画的一个习惯就是不用起稿,“我不想把一个东西在事前想得很清楚,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但是一点都不玄。像齐白石那个理论:传其神,不传其形。哪怕是一个石头,他有他的神在,而你要把它画得很像,跟真的一样摆在那里,就没意思了。”
黄色的花束占据画面中央,桌面与红色的背景并未刻画出过多的透视空间感。在画面空间感的把握上,厐均将后印象派绘画中扁平化的空间概念与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相结合。八十年代后移居海外的厐均时常产生怀念家乡,他对于地理距离与心理状态的感慨也与他的绘画语言相契合,“我发现很多事情是环境、时间、地点等等,各方面偶然形成的,你是没有办法刻意去塑造。就像我现在人离开了大陆,反而会对自己的家乡更有乡情的感觉。所以有的时候,艺术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责任编辑:孟语)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