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 用影像记录疾病的创伤

2021-12-20 01:07:35雅昌发布

icmB26LJ6daf0QFx320GO1WjlwElKQ9hIwzvv2oL.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开幕现场对谈,左二:艺术家袁可如在开幕现场,介绍此次展览

(雅昌艺术网讯)2021年12月18日,SPURS Gallery推出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此次展览是袁可如在SPURS Gallery举办的首次个展,在Gallery I & II双层空间展出艺术家在疫情之后创作的两组全新的影像装置作品。

rkm1YgMuUvRMGazbkI9MG4cHt0HljuVvx3ssrHKm.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现场

展览展出的两组影像作品与疾病创伤相关,延续了袁可如一贯以来叙述性电影化的影像创作方式,持续探讨与关注不同历史切片中的个体困境。后像(afterimage)是一种视觉错觉,在较长时间的注视或视觉刺激后,在刺激从视野中撤离后的短暂时间内,大脑依旧能感知到短暂的视觉残留的现象。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这个词延伸为心理学层面上创伤感知的残留,描绘了一种即使在疾病治疗之后,创伤在病患生活中依然如影随形、存在一种幽灵幻感,并对其本人、其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产生持续的影响。

DtAQBSLosXsbmnlEtCvVbH73RGFdBMJVha6Dvisk.jpg

vKkmayXR6gFiLqgBUCfk8BHwl9WK8zFsLEAM4YTv.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一层展厅现场

展览一层空间以影像作品《雾中来的人2037》(2020–2021)为中心,并抽取了影片中疫症心理诊所的场景与图像置于展厅中。观众步入空间,雾气伴着霓虹灯发出的光亮,将如处在故事发生的实景之中。《雾中来的人2037》是一部虚构影像作品,从对新冠疫情的体验和反思出发,以萨拉马戈的小说《失明症漫记》中的失明瘟疫作为背景设定和平行隐喻,将故事发生时间拟设在了2037年的未来。艺术家邀请了10位非专业演员,他们本身是从事不同职业的盲人;特邀演员李梦作为影片主角,以她所扮演的失明疫病幸存者的视角,呈现了残疾人世界的折叠不可见、现代文明的脆弱和困境,以及在紧急状态下所谓“弱者”也可以成为一种觉醒和推动力量。

5IwxKFoZO2UhemccvkvdQz3Vc6iYwzfnrmJ1KNXK.jpg

JwlgeHWKXqanEUCVKzAinqj0bik0xpjMS4mWtsxf.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二层展厅现场

二楼的《永恒与片刻》(2021)则是袁可如从自己家族的乙肝病史出发的系列研究第一阶段的呈现,媒体人余雅琴为共同发起人。HBV病毒曾在中国拥有庞大的人群基数和海量的新闻信息,却长时间在文化演绎层面失语,让艺术家产生了对疾病审美化的追问。作品由三个屏幕影像组成,选择了三个真实人物作为原型切入,屏幕里的人物代表了被HBV病毒深刻影响的三个人群——母婴传播链中的母亲、失去父辈亲人的少女、以及处在就业困境中的求职者。他们各自在海边有了一次短暂的出走,并在出走中表达遗憾、宣泄愤怒或达成和解。

P1eiEf6zIkuCbg5vmohe6vT2739HnKHBJcobz06E.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现场

艺术家在影片中致敬了当年反歧视第一案的张先著,并邀请作者吴其华共同完成了短篇小说《土屋 海岛 龙井巷》,将其制作成读本亦展示在展览空间中——通过一位70后女性携带者的成长故事和她生活的地理变迁,来呈现1990年到2003年之间的一段历史切片,同时,小说人物也成为影片中的主人公。艺术家在对乙肝病史的研究中看到太多失落的个体,并将这一段历史中个体病患的生存境遇、职业困境和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用去事件化的演绎方式呈现——一种疾病的历史不仅仅是疾病本身,也是一段社会空间变迁、社交关系演变的历史。艺术家也将这件作品献给她因此病故去多年的父亲。

4kJs3ZEISuzFdLvkfwgqsYebiCbCp6IyalXWqlt2.jpg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现场

展览通过上下两个空间中真实和虚构的两种传染病史的景观呈现与现实进行对话。演员与角色身份的流动、故事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穿梭、屏幕上的影像与展览空间建立多层关系,“后像之痕”试图开拓人们对日益复杂的现实的感知,在疫情时代远望其他时空中的集体记忆和创伤体验,以期许即使在夜晚的黑暗中,也能体验到烟火闪烁的轨迹。

S7UCp9y25DRGKb73YpYNaVmPIXa9nOcZN1wfXihe.jpg

关于艺术家

袁可如,1990年出生于杭州,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她的艺术创作聚焦于探索影像的绘画感、空间韵律和叙事性,把现实中当下所经历的事件、情感与历史、神话、梦境等结合到一起,通过研究与编写小说、打破文本结构、搭建服装场景和半即兴的表演和对话,赋予影像电影感和戏剧色彩,用叙述性的影像方式来呈现不同历史切片中的个体困境。

iYBbbzBkemzUieq1HoFlPfeUE0gnGbb8f2aIlLFD.png

袁可如:后像之痕

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16日

SPURS Gallery |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责任编辑:罗书银)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