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松:艺展艺事中的城市品格
2018-11-21 09:27:04《新民晚报》
本周,在ART021和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开幕之际,第12届上海双年展也拉开帷幕,而分布在上海各区域的国有或民营美术馆、画廊都纷纷推出新展,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一月间就有50多场,煞是一道观展人潮的风景线。改一句西谚,不在美术馆观展,就在去往观展的路上。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留学欧美的画家最热衷的就是到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观展,真切地感受那些曾在并不精美的印刷品上见过的大师的作品真迹,汲取真髓和营养。而后,在风起云涌的旅游潮里,卢浮宫、普拉多、乌菲兹、大都会乃至蓬皮杜、泰特这些闻名遐迩的美术馆门前排队的人流总有中国游客身影,为的是一睹传说中断臂的维纳斯、手执石块的大卫和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等等。多年前我也曾经在蓬皮杜中心为心仪已久的摄影大师布列松的作品展排上2个多小时的长队,辛苦劳顿,甘之如饴。
地球是圆的。斗转星移,时间走过四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筚路蓝缕,天翻地覆,今日的荣景世界瞩目。上海襟江带海,领风气之先,有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1996年,第一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就是“开放的空间”,彰显出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的意识。这些年来,世界各大艺术文化展事和各种国际性的电影节艺术节频仍,错彩镂金,让人目不暇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名家名团纷至沓来。在这样的氛围里,市民在家门口的观展观演体验已是一种生活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艺术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一种折射;是公共文化繁荣和市民文化水准的指标之一,又是城市生活幸福指数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据悉,上博现在年参观人数达二百万,重要展项如山西壁画大展、泰特馆藏风景画展、俄罗斯巡回画派展等都是观者如云。可见,它亦是映现了城市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就是开放与包容。
以观展作为一个现象切入来观照,开放与包容乃坐实于林林总总的艺事项目。在今年最密集的展览季,无论上海双年展还是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艺博会以及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国际重要艺术家以及作品正汇聚于此,例如在当代艺术史上有其“辨识度”的辛迪·舍曼的影像展、草间弥生的个展、长谷川佑子策划的《消耗》展等,不一而足。在开放与包容的理念和语境下,上海正呈现中西文化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砥砺和融合的艺术现场。这反映了海派文化百年来坚持本土文化立场又不拒绝外来影响的传统,又彰显了在新时代以中华文化为根性和支点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是一种既回溯传统又赋予中华文化新的内涵的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开放与包容在当下呈现出一种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城市品格与人文情怀。
开放与包容会孕育创新的契机。上海正在追求和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愿景:商通四海、人聚万邦、文明交融、姿彩多样。由观展观演作为艺术传播现象延及开来而论,不啻是关于城市品格值得阐发和申论的文化思考题。
(责任编辑:杨晓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