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福州脱胎漆瓶
2018-11-16 17:10:22收藏快报
图1
图2
在继承我国古代漆艺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色彩和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之艺术珍品。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被人们誉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而驰名中外,并在我国漆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宣统二年(1910)以来,它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荣获殊荣,还曾被誉为“东方珍品”。而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对其亦有“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的赞誉。
福州脱胎漆器的品类,共有十八类一千二百余个花色品种之多,可谓在我国漆器行业中首屈一指。它不仅质地坚固轻巧、色彩明丽和谐,而且装饰丰富多样、造型精美别致,因此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其作品早期通常以佛像、神话传说人物为主,后来即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逐渐发展,使得作品艺术价值非常之高。而现藏于福建博物院的两件福州脱胎漆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其中一件高98厘米的“清代彩漆荷叶式瓶”(图1),瓶以脱胎漆制成。瓶体髹绿金色漆,作荷叶向上卷收状;口沿亦呈翘曲外卷的荷叶状;瓶底以三片卷曲而支立的荷叶为足座,其间饰浅红色荷花和花蕾,并以荷叶点缀。此瓶为福州“沈氏脱胎漆器”首创者沈绍安的第五代玄孙沈正镐(1866—1928)所制。而福州脱胎漆器,就是乾隆年漆艺人、“沈氏脱胎漆器”的鼻祖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经过不断尝试后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正镐丰富多彩的脱胎漆器艺术品,被沈氏后裔无偿捐献给国家,而此类精美的艺术品现多被福建博物院馆藏。
另外一件高23厘米的“清代黄漆竹节式瓶”(图2),瓶以脱胎漆制成,作竹节式。瓶由一节大竹根为主,附一节小竹根构成大小、高矮不一的瓶体。通体髹黄漆。口沿微撇,呈不规则莲弧形,腹间以枝叶相连,根部为半弧形三足,足外壁饰根须颗粒纹。从这件竹节式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福州脱胎漆器轻的最大特点,同时也可观其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尤其是光亮美观的这些优点、特点。这是作为脱胎技艺与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由福州脱胎漆器特殊的制作工艺、髹漆技艺所决定的。而其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甚至上百道工序,可谓制作颇为不易。且其工艺非常复杂,制作、阴干等十分费时费力,因此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在阴室里密闭很久。
2010年12月31日,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福建省福州市特产,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福州脱胎漆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