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曼翁:古无忽字公式为之

2018-10-24 16:28:16收藏快报  作者:周和生 

ZnTHD1DYUYS8weVUenYorhKgwBMgidja3zSdXbUi.jpg

sNq9rSK5TmWh7K4E4sVI5j1IwEqa3gbZSb5sqaA6.jpg

沙曼翁(1916—2011),原名古痕,生于江苏镇江,居于苏州,曾任东吴印社社长。先生精于书画金石,腕底汉简尤为自然古朴、超群脱俗。因其为满人,祖先与清代皇室同族,故书件落款,时有“爱新觉罗·曼翁”之称。

曼翁先生曾为我的藏品题书“散珠横锦”四字,行笔颇具简书质朴率真之特色。笔者在回信致谢的同时,委婉提出拟收藏其汉木简书小联之意。鸿飞数月,未获回音,期盼与失望交织之际,一天天接近猪年岁尾。恰巧于除夕之日,意外接获先生挂号函件,内有五言联对一副,使笔者在接下来的甲子新春里,转而沉浸在闻对墨香与赏联欣喜之中。

联曰:“相见亦无事,不来曶忆君。”联书用笔舒展跌宕,结体坚韧放逸。启首钤印为朱文“强其骨”,落款处“曼翁私印”与“八千间”朱白各一。

先生文字功力颇深,书画作品之上喜题并擅题。此对联句两侧题跋行书四行,除落署上下款外,详述作品创作的时间、气候与氛围,以及形式、内容与目的等。并结合内容,简略介绍了其中一个字的历史、使用与出处。

“古无‘忽’字,以‘曶’为之,见《曶鼎》。”根据沙老提示,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曶鼎,即“鼎”,为西周中期青铜器。作器者名。《辞海》认为:“舀”或释为“曶”,故亦称“曶鼎”。原器已佚,今存铭文拓本,可辨者三百七十九字。铭文共三段:首记周王策命;次记拟用一匹马一束丝与人交换五个夫(奴隶),后改用“金百寽”引起诉讼和诉讼得胜之经过;末记匡季抢劫了的“十秭禾”引起诉讼,结果除偿还十秭禾外,又罚以“田七田、人五夫”了事。可见《曶鼎》铭文为研究西周社会历史之重要史料。

《曶鼎》如此不凡,进而使笔者产生疑问:虽说“古无‘忽’字”,但沙老为何要“以‘曶’为之”?凭老人书法功力,以隶体自书一个“忽”字,又有何难哉?笔者曾当面咨询此事。老人微笑作答曰:写汉隶与汉分书,必须先学写籀篆,因为汉代隶分书均自篆书中演化而来。断无不明籀篆,却能写出高古隶分书之捷径。所以古人云:“非究于篆,无由得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写出错别字与俗体字。

真可谓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不问不知道,一问得其奥。曼翁先生于除夕之际,不仅寄赠饱含友谊之情的对联佳作,而且还引导笔者打开了解西周社会历史的一扇窗口,其后又诠释学习汉隶分书的诀要,阐明“以‘曶’为之”的真正目的系以“强其骨”,从而使笔者获得艺术、文学与历史的多重享受。从接获对联的当晚开始,之后,每至除夕,只要在国内过年,同观看央视春晚一样,笔者都会将沙老此联题跋再次浏览,重温盛情:

“和生同志来书,索作汉木简书小联,久久未报。今日围炉品茗,偶然弄笔,得此以偿旧债耳。联语极佳:‘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古无‘忽’字,以‘曶’为之,见《曶鼎》。癸亥冬月,雪窗初霁。曼翁。”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推荐关键字沙曼翁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