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白釉印花刻文枕
2018-10-17 16:42:40收藏快报
图1
图2
考古资料表明,瓷枕始见于隋代,流行于唐、五代、两宋、辽、金、元各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形小体轻。唐代以后逐渐增多,在尺寸上日益见长,宋代最为盛行,产量增多,成为人们新的枕物。
2005年11月,青州市广福寺出土一件金代白釉印花刻文枕(见图)。该瓷枕长26.5、宽15、高12厘米,呈椭圆满腰形,枕面微凹,阴线刻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必(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新(清)秋。剪不断,你(理)还乱,便事(是)离愁,别事(是)一别(般)滋味在心头”,词前书“中吕调”(图1)。枕腰模印缠枝牡丹图案(图2)。枕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釉色莹润。
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以避邪、行旅等。它反映着历史和社会,透过瓷枕,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时代的制瓷工艺,而且更多地了解了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感悟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希冀与追求,彰显珍贵。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