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竹石图》风韵清隽
2018-07-19 14:24:15收藏快报
晚清著名书画家蒲华(1832—1911),与任伯年、吴昌硕、虚谷合称为“海派四杰”。蒲华以画竹闻名于世,有“蒲竹”的美誉。
蒲华字作英,浙江嘉兴人,号种竹道人,斋名为九琴十砚斋、剑胆琴心室等。蒲华一生清贫,为人朴实厚道,洁身自好,经常浪迹江湖以卖画为生,后来定居于上海,成为“海上画派”的开山者之一,与国画大师吴昌硕结下了几十年的友情。蒲华的艺术见解,也给了吴昌硕很大的影响。书画鉴定大师谢稚柳曾说:“吴昌硕的墨竹,其体制正是从蒲华而来。”
作画不仅是蒲华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的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蒲华早年师从花鸟画家周闲,风格多为雄浑秀腴。中年时期博采众家之长,近取赵之谦、吴让之,上追八大山人,特别钟情于徐渭。蒲华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他能自创新格,以自由奔放、风韵清隽的画风深受大众的喜爱。1881年,蒲华东渡日本,他的书画作品在樱花之国名声大噪。
蒲华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书法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尤以墨竹的成就最高。相比郑板桥和吴昌硕的墨竹,蒲华画竹最是自由,他赋予了墨竹以人格魅力,在思想境界上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吴昌硕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道:“墨渖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之洒落,逾恒人也。”作于中年时期的《竹石图》(见图),即是蒲华的代表作之一。
从这幅光彩照人的作品来看,蒲华深得北宋文同与苏轼的笔意,他截取最动人的姿态来构图,绘几株横斜的竹子从画幅的左上角顺势而下,使竹枝显得既秀峭又劲挺。左下方的前景,以浓墨苔点来画出两块朴茂的奇石,竹石互为凭依和映衬,相得益彰,构成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顿生情致。蒲华用湿笔直扫,使竹叶飘洒翻飞如风扰雨动,不仅画出竹气、竹韵、竹神、竹魂,也画出自己的气势,显示了非凡的笔墨功力。
天资高迈、风神超逸的蒲华一生落魄,但他知道自己书画的价值所在,并写有一诗以表达对作品的自负:“胸襟潇洒墨花飞,漠漠风情与露霏。消得尘氛医得俗,从知吾道入精微。”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