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二代”正为艺市造新景
2016-06-17 09:18:25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有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称,二十几岁的中国年轻富豪群体并没有将巨额财富用于购买大牌服装,而是把资金投入到了雕塑、绘画和装置艺术中。这个群体在中国被称作“富二代”,由于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巨额财富,但却浮夸而自大,他们屡屡遭到媒体和公众的批评。不过,一些“富二代”正在试图改变这些财富给他们“塑造”的个人形象,期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中国社会里的较高地位。
组藏家新军
这些新富阶层的子女多数都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在海外获得了广博的见识,比父辈更具广阔的视野。根据《福布斯》中文版的测算,到今年年底,资产至少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人将超过112万人。“中国艺术品藏家群体的确出现了新的趋势。以前的藏家平均年龄为50岁,现在则更接近20岁。”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说,“其中很多都是富二代。我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见到了很多新面孔。中国对艺术品的热情普遍很高。”
“他们的父母忙着赚钱,儿女则在购买艺术品。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逛博物馆。”魏蔚表示,今年的这个趋势源自多项因素的共同刺激。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海外旅行。其次,新一代藏家的知识更加广博,在选择藏品时也更为理性——他们会购买自己喜欢的藏品,而不只是将艺术作为一项投资。最后,随着这一地区的艺术市场不断繁荣,中国香港和内地也涌现出更多的画廊、拍卖公司和艺术机构。“这些因素都能培养艺术品收藏家。”魏蔚说。
推市场新貌
“如今的中国藏家比较兼容并蓄,他们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年代或地区。典型的藏家是生活安逸但又想改善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这是个教育过程。”中国当代艺术画廊北京艺门的创始人梅格·马吉奥说道。
报道称,“富二代”通常都会追求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提升自己的公共形象,并通过艺术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与父辈们更关注于购买中国古董不同,他们并不排斥购买海外艺术品。他们更有冒险精神,选择投资目标时也更为大胆。因此,来自西方艺术家的现当代艺术品也在进入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而在此之前,这块市场一直都被中国古董所主导。
随着中国藏家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大,他们也越来越多地登上了海外媒体的头条——在去年的苏富比春拍上,3位中国买家总共花费了1.16亿美元;另外,大连万达集团也斥资2990万美元买下了莫奈的《睡莲池与玫瑰》。
入发展强流
根据最新的TEFAF艺术品市场报告,中国市场去年的总销售额达到116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较2014年大幅降低了23%(一定程度上源自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市场在全球占比仍然高达19%,仅次于英国和美国。
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到海外购买艺术品,并前往世界各地参加艺术展,而中国当地的画廊和拍卖公司也在中国大陆推介越来越多的海外艺术家。魏蔚表示,佳士得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亚洲,总额大约为20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大陆。她预计中国市场今年的销售额将保持稳定。
报道还称,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令一些股票投资者感到担忧,但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家依然在购买藏品。“这个市场成熟的速度很快。它现在与伦敦和纽约的差别已经没有那么大了。”马吉奥说。她还补充道,她的画廊的销售额增速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速度在保持一致。
(责任编辑:李亚玮)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