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社火》 跋
2016-03-09 11:44:23艺术家提供
2009年秋,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一则陕西社火在爱丁堡表演的报道。那些质朴的关中农民在异国他乡展示社火魅力的壮观情景,令我身心震撼,也唤醒了我系统记录关中社火的创作夙愿。
社火之所以能够在华夏大地延续千载,自有其丰富的社会哲理和文化内涵。这一源于远古蒙昧时期并伴随社会进化而演变的民俗活动,寄托了世世代代农民群众朴素的心理祈愿,融入了他们的观念信仰和道德规范,其中蕴含的君子之道、善恶之辨、公廉之气、孝节之义等公序良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传承轨迹。百姓喜闻乐见,民众雅俗共赏,教人向善厚德的民间社火,理应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民俗活动赖以生发的文化环境和民俗意识,往往会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速度以及进城打工的热潮成反比关系。因此,抓紧时间拍摄原汁原味的民间社火,力求用专题形式作以系统记录和客观呈现,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10年春节,我开始拍摄“关中社火”这一专题。社火多集中在春节期间游演,错过时机,就要耽误一年。六年来,我每年正月初五就出门,不分昼夜奔走在关中东府、西府的区县、乡镇和村庄,详细了解社火的历史和现状,追踪拍摄社火的化妆和游演。2010年10月,我不慎摔伤,右腿骨折,打了钢板钢钉,上了石膏护具,但记录历史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促使我连续两年拄着双拐、拐杖,在乡村追赶社火队。多少次,奔波的热汗和着剧痛的冷汗,浸湿了全身的衣裤,打湿了手中的相机。然而,一个个欢乐的场景,一个个难得的瞬间,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又都让我感动不已,难以释怀……
摄影是我事业的组成部分,也让我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继“西岳华山”“秦岭金丝猴”“生灵与自然”三个系列连续三次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之后,《中国关中社火》是我出版的最新摄影著作。这部专著,是我真情实感的理性思考和朴素表达,也是我回报第二故乡三秦大地的情感载体。愿这部专题摄影著作的问世,能够成为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录,能够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热情。
六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我有遗憾,但无愧疚。
孙晋强
二〇一五年一月九日
(责任编辑:金俊)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