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湘:延伸与突围-“线下”当代艺术展
2015-12-02 14:45:14雅昌艺术网
“线下”与“线上“ 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在“线下”当代艺术展中,我们尝试用当代艺术的创作呈现,探索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我们对当下人文生活形态的思考和情感诉求。
展览以“线下”为主题,选取“传统编织手工艺”作为文化载入点,邀请了8位艺术家与7位手工艺人共同参与。
艺术家围绕“线下”的主题,分别采用了不同类别的编织手工艺作为作品的创作手段进行表达,包括传统手工艺中的竹编、藤编、网编、绳编等。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对主题都有着不同的表达,且都融入到对材料的应用、手艺的载入,共同构建展览中对「线下」这一主题的诉求。有着不同的思维发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同角度的多位思考。
展览选取“传统编织手工艺”作为文化载入点,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由传统手工艺中汲取到创作的灵感,找寻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从传统到当代,从手工艺到艺术,从实用之维到精神之维的转化和飞跃。通过把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属性从其所依附的实用性中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自由的创造性,并成功地与艺术的当代性实现嫁接,让从发生学上起源于西方的当代艺术同源远流长的中国手工艺相结合 ,中国手工艺因此获得当代观念的表达空间,而当代艺术也因为载入中国手工艺的材与质,工与具,手与艺而拥有更大的普世性和文化内涵。纯粹中国本土的材质,以其自然的属地性,强化了这些当代艺术的属地性,使它们拥有了地理的地标,从而明确地划定了“当代”这一时间维度中的空间座标;传承了百年千年手艺的运用,使这些当代艺术作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的介入,从而突破其时间维度的当下性。同某些古老文明的生活样式和生存方式发生了血脉联系,从而获得人类学的解读线索, 大尺度地延伸了这些当代艺术作品的时间纵深。 这一次《线下》的主题展览,实际上也是一个实验。在不同的语境中,手工艺与当代艺术之间能否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展览产生对话?他们的对话将是什么?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可预见性, 给予了我们更多探索的可能,也增加了展览主题表达的张力。
《线下》是一个尝试,无论是展出的作品,还是艺术家和手艺人的探索,包括策展本身,其初心都是延伸与突围。当代艺术向传统手工艺延伸和突围,传统手工艺向当代艺术延伸与突围。这里面既有物质的突围(材料作为载体,其使用方式和意义的改变),也有非物质的突围(手艺改变既定的设计轨道而服务于全新的目标),还有人的突围(艺术家与手艺人的角色置换与文化语境转移),当然,也包括观众的突围。正如冯羽设计的山门所布置的困境,迷惑和彷徨是没有用的,只有走进去,用身体破局,才能穿过观念的迷宫。许多迷障其实只是幻象。
(责任编辑:程立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