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金星砚:何时能摸出新路
2014-03-11 21:03:58江西日报
近日,记者在星子县横塘镇看到,公路两边有许多石材厂,生意兴隆。但从事星子金星砚制作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熊先盛却因此忧虑。他告诉记者:“星子县许多用来制作金星砚的砚材被生产成石材,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在熊先盛家记者看到,许多金星砚粗胚堆放在门外。他告诉记者,这些金星砚粗胚准备卖到外地,自己没有时间制作。据了解,在星子县像熊先盛一样卖金星砚粗胚的人还有不少。由于星子县没有对金星砚市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经营,为了获得利益,有人卖金星砚的砚材,有人卖金星砚的粗胚,各自为战。
金星砚制作艺人青黄不接,制作技艺面临失传
金星砚因砚石中含有金星点而得名,至今有1600多年制砚历史,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砚。2006年,金星砚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星子县从事金星砚产业的有200多人,从事金星砚制作的有100多人,其中有2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然而,该县金星砚制作艺人青黄不接,金星砚制作技艺面临失传。
记者在横塘镇采访时了解到,当地许多人不愿意学习金星砚制作技艺,甚至一些金星砚制作艺人也不愿意从事金星砚的制作,而到外地帮人绘画。“到外地帮人绘画的收入,要比在家制作金星砚的收入高。”熊先盛介绍,由于制作金星砚灰尘大,收入不高,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金星砚制作技艺。
目前,金星砚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这种传承技艺的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星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的黄爱和认为,星子县应建立金星砚制作技艺培训中心,将传统的金星砚制作技艺有效传承下去。同时设立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机构,完善评定、晋级机制,积极推举和选拔各类人才。另外,改变传统单一传授模式,走集体培训和师徒传承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培育金星砚制作技艺人才。
大量金星砚的砚材被加工成石材,浪费严重
金星砚的砚材资源主要分布在星子县横塘镇和华林镇,色彩、纹理极为丰富,有储墨不涸、发墨如油等特点。该县金星砚的砚材储量十分丰富,然而,许多砚材被开采后当作石料,加工成石材。
“金星砚的砚材只有10%被制作成金星砚,90%被加工成石材。”星子县金星砚石雕工艺协会会长姚盛松告诉记者,由于制作金星砚的人不多,加上金星砚销售渠道不广,大量开采的金星砚砚材要销售出去,只能加工成石材。
金星砚的砚材加工成石材,与加工成金星砚的价格相差很大。“同样一块砚材,加工成金星砚后的价格是石材价格的10倍以上。”熊先盛告诉记者。面对这种情况,黄爱和建议,政府应对一些主要开采金星砚砚材的坑口进行有效管理,有序开采,保护珍贵的砚材资源。
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做大金星砚产业
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我省提出将星子金星砚、婺源龙尾砚、进贤文港镇毛笔、铅山连四纸、婺源徽墨等传统文化名品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中国江西文房四宝”品牌。
为此,星子县计划建设金星砚产业一条街,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建设。由于金星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又没有统一管理和经营,严重制约了金星砚产业的发展。
如何发展金星砚产业?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蔡飞认为,星子金星砚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软肋。星子县要把金星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整合工艺、美术、历史、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资源,建立一支富有创意又贴近市场的研发队伍。同时,金星砚的生产应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吸纳各类商品生产企业入驻,将研发中心设计的特色旅游商品进行批量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将质量上乘、文化品位高的金星砚作为商务礼品,扩大市场影响力。
(责任编辑:龚舒)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