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物造假有渊源 鉴定难题成焦点
2013-06-23 08:27:09雅昌艺术网专稿
编者按: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就文物鉴定造假乱象连续发文,从当下艺术品市场中文物鉴定这一重要环节做深度剖析,分析文物鉴定的难点和焦点。虽然日前传来北京试点五家艺术品鉴定单位的好消息,但文物鉴定的难点,鉴定担责等问题依然凸显相关市场管理规则的缺位。各种形式的造假早已屡见不鲜,而造假现象猖獗还得溯源到唐宋时期。鉴定难度不断升级,不得不让人“折服”,却着实难倒大批专家和考古学家;经验鉴定历史断代,是目前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如何建构可行的文物鉴定路径,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对于鱼龙混杂的鉴定市场,权威认证是无价的信息,也是目前市场稀缺的资源。这次,“官方认证”似乎给市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将成为规范市场秩序厘清市场乱象的法宝。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措施与舆论期待仍有差距,艺术品鉴定尤其是文物鉴定的市场管理尚待起步。【详细】
金缕玉衣造假
【鉴定难点和焦点】
NO.1谁来鉴定“鉴定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相关部门想通过确立艺术品鉴定试点机构来规范市场的初衷是好的,但艺术品鉴定没有绝对标准,官方指定鉴定试点机构可能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包袱---谁来鉴定这些鉴定机构的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鉴定机构信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高悬。【详细】
NO.2文物鉴定是难点中的焦点
业内人士显然非常关心文物鉴定的领域。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季涛特别撰文称:“这次认定对目前的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估价行业,影响并不大。”
“当业内看到上述名单,一定会认为与原先想象中的传统鉴定机构一定有所不同。首先,这里没有民间一些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的影子;其次,似乎文物古董的鉴定估价没有包含在内;此外,其中有几家是开发研究艺术品认证技术的企业。”【详细】
NO.3要特别强调鉴定责任
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研究馆员余辉曾建议:国家可以对文物鉴定人的资质进行限制。对于鉴定资格的认证可以采取以个人为单元的形式。另外要特别强调鉴定责任,如果鉴定错了,鉴定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详细】
【重大造假事件盘点】
《瞭望东方周刊》近日报道了我国文物市场造假乱象,称近年来文物艺术品鉴定的需求暴涨,随之而来的鉴定骗局和乱象层出不穷。从制假到售假的产业链条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门。【详细】
近年来民间收藏热潮使得对于文物艺术品鉴定的需求暴涨,随之而来的鉴定骗局和乱象层出不穷。.本刊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文物艺术品鉴定领域内的重大骗局,以探析当下文物鉴定的技术缺漏和现实瓶颈。文物鉴定走在商业化和文物保护的双轨上,能否摆脱分裂的痼疾,理顺内在血脉,尚不明晰。【详细】
汉代玉凳造假
【造假历史溯源】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仿制之前的器物。官制的多为皇室成员把玩之用的工艺品,这种“仿制之风”流传到民间,便形成了文物造假。最早的造假潮流能追溯到唐宋。与制假者一样,盗墓贼也有自身产业链,两条完整的“产业链”部分重叠且共同发展。盗墓贼以“伙”为单位作案,探墓盗墓后将赃物送至中间人处,再由中间人向富商、收藏者乃至博物馆贩卖。业界认为,中国博物馆的馆藏品种有5%~10%为赝品,而考古专家倪方六甚至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实际上国内博物馆的问题藏品不少。【详细】
【鉴定路径参考】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古陶瓷数据库,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有的窑没发掘,有的窑还不知道在哪儿。“眼学”曾经是鉴定艺术品的主要手段。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收藏大军迅速扩张,全国现有各类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近万处,科学制假的出现,让传统的‘眼学’屡吃败仗。【详细】
方式一:中科院高能所核考古组的尝试
面对强大的高仿,经验与一般机器都不足以应对,究竟有没有更高端更靠谱的技术呢?“中国目前艺术品科技鉴定只在瓷器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和突破。热释光的测试方法是针对最后一次过火的时间,可以测出艺术品出土时间,但会有5%~10%年份的误差。” 吴树说,“比如明清具体哪个朝代的东西就没法测准了”。【详细】
方式二:走经验与科学结合的道路
目前,民间陶瓷检测鉴定机构使用的数据库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中500多个古瓷器样本和国博馆藏品的数据所组成,没有明确统一的参考标准,数据没有合理的波动范围,关键是缺乏必须的微量成分数据,同样一件艺术品,这些不同的民间科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很可能不一样。【详细】
方式三:可否对“私生子”施行“特赦”
《文物法》保护不了文物。据吴树介绍,当前我国急需得到保护的文物是通过“三盗”(盗墓、盗捞、盗窃)流失的“文物私生子”。这些文物数量特别巨大,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备历史久远、工艺精湛、科研价值高等特点,堪称国之瑰宝。“要想治理好这个市场,必须从根本上下手。”吴树说。【详细】
相关链接:艺术3.15:揭开字画及翡翠玉石造假乱象
(责任编辑:万舒)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