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的故事:揭秘“汉世雄风”特展

2018-12-30 00:20:20 中新网 作者:上官云 

sy2tZDKJssoSyJpMwx5VJb4TgDfI29UskPHMSnXE.jpg

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包括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等,令世人瞩目。

  28日,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看到了满城汉墓的部分珍贵文物。它们以其特殊的语言,勾勒出刘胜大致人生轨迹,映射西汉盛世的壮丽风貌。
  王国往事:器物映照“中山靖王”之贵
  许多人知道刘胜,大概因为那部名满天下的《三国演义》,爱诉苦的刘备,逢人必要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很有点借此抬高身价的嫌疑。
  历史上,刘胜也确实身份尊贵:他生活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也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的庶兄。满城汉墓便是他与其妻窦绾之墓。后来,墓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这次的特展分为五个单元,在第一、第二单元里,“当户”铜灯,透雕双龙纹高钮白玉谷纹璧、鎏金鸳鸯铜戈、玉具剑等物品,制作精良,风格古朴大气,无一不映衬了刘胜的地位。
  比如一柄“错金铁短剑”,剑身两侧有金片花纹带,一面作火焰纹,另一面为连续的勾喙兽首纹。环首和格由银合金制作,环首镂空钿嵌金片饰有卷云纹。这足以说明西汉工匠们惊人的创造力。
  刘胜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其随葬品的造型、彩绘,也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由随葬品之丰富可以判断,那个时候的他,生活也许谈不上无忧无虑,但至少富足舒适。
  长乐无极:刘胜夫妇的“小清新”生活
  在领教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之后,身为诸侯王的刘胜顺应时局,不理政事,与王后窦绾在封国里过起了逍遥日子。这次特展第三个单元的文物,便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生活。
  历史上,刘胜是个很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代表作《闻乐对》和《文木赋》颇受后人赞赏,素有“汉之英藩”的美誉。妻子窦绾也是好文之人,贴身随葬的“书刀”达30多件。
  写诗作赋之余,他们喜欢游猎和宴饮,华丽的幄帐、精美的饮食器具常伴左右。展品中,有一件“炉形铜灯”,出于刘胜墓后室,由三足空心炉、灯盘、灯罩、烟道等部分构成。
  它的构思很巧妙: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可调整光照的方向和亮度。烟道既是灯的把手又可吸收烟炱,保持室内清洁。
  类似精致的用品还有很多。如玉人、蟠虎钮方形玉印、铜朱雀衔环杯、铜说唱俑等。灯具、熏炉、暖炉等物品更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刘胜夫妇的家居摆设很能体现他们的鉴赏品味。”策展人王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打了个比方:刘胜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可以想见,如果褪去王的光环,刘胜与窦绾在封国里的生活可能就是写诗、饮酒……日子过得相当“小清新”。王辉解释,有人说刘胜“乐酒好内”,但对任何一个人物的解读都不能片面化,也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详细展现刘胜窦绾生活的各个方面。
  归于满城陵山:“永生不朽”成梦幻泡影
  从十几岁被封为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起,到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胜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的中山王,在这一年,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最终与王后窦绾长眠于满城陵山。
  依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刘胜与王后的陵墓布局与地上宫殿很相似,不仅有象征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及附设的浴室(即侧室),墓道两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则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
  特展呈现的铜顶门器、载柩车构件、刘胜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铺首等物,折射了地宫设计之精巧、棺椁之奢华。
  当然,在这次展览中,最受关注的展品之一还是刘胜的金缕玉衣,它被摆在展厅中一个相当醒目的位置上。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也是汉代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
  古代有“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的说法。刘胜玉衣通长188厘米,大致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
  然而,“永生不朽”终究只是一个美好想法,刘胜夫妇的心愿还是幻灭了,只剩玉衣存留世间。
  珍贵文物诉说历史往事
  实际上,“刘胜的人生轨迹”只是这次特展设置的三条线索之一。王辉介绍,还有一条线索是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精美器物,展现西汉盛世时的创造力和时代风貌;另外一条线索则是对50年来满城汉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
  她表示,展厅里还引入了交互多媒体等,为大家展示一些文物的高清三维扫描信息。而展览的整个团队,也是精益求精,希望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给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
  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当天展厅内人头攒动,不少人感叹文物造型别致、纹饰华美,实在撼人心魄。
  如一位观众所言,这些文物展品固然体现出贵族生活的奢华,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手艺与独特匠心。
  两千余载时光已过,无数人和事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正是保存下来的文物,为后人推开时光的大门,默默诉说西汉盛世的种种过往。

(责任编辑:李璞[已离职])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