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
2011-09-19 11:38:58艺术家提供
从小画画不等于小学美术教育,会画画的人不等于具备基本的美术素养。这就是如今艺术市场乱炒滥画、缺少人文教育而最终走向崩溃的总根源。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人的视觉记忆和最初对造型艺术的判断在12岁以前就决定了,第一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会带到骨子里,之后的教育无论怎样逻辑演变也不会很牢固,最终还是要回到12岁以前的意识里去。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对一个人的审美发展起了决定作用。近来偶然的一个机会里,我翻了翻现行小学美术课本,总而言之,和我上小学时没什么太大变化,乏味至极!怀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能不能看进去?
美术不等于哲学,美术是直观的,没必要循序渐进,但一定要把博物馆里最好的作品选进小学课本,先有了深刻的记忆再慢慢去理解。美术教育不单是画画,不必都从鸡蛋开始,并非所有的人将来都当画家,美术课不是手工课,也不是滔滔不决的胡乱解释,更不是为参赛得个什么少年奖之类,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谋个出路,小小年纪就这班那班上个不停,结果孩子除了画两笔熊猫竹子或者石膏像,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见过欧洲的小学课本,印刷非常精美,堪于博物馆画册媲美,但价格也十分了得,所以欧洲小朋友上学不用买课本,一本书可以用很多届,上一班传给下一班。学校规定不许在书上作笔记,上一年级借的书到下一年级再借时仍保持如新。而中国小朋友,年年买新书,不断重复消费,且不说浪费国家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最糟糕的是印刷质量万般粗糙,原作的美感消失殆尽。看不到象样的课本,又没有展示原作的博物馆,孩子们从哪里去获得最初的美术教育呢?所有这一切的总报应就是到如今,艺术市场畸形发展。假、恶、丑充斥画坛,投资者无处下手,辨不清是非,失去了基本判断能力,人家说好就好,人家说升值就升值,人家说崩盘就崩盘,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可笑的是按照近期价格指数去买艺术品,还自以为抱了个金蛋蛋。
回忆我的小学,虽然挂个美术课代表的名,但我从学校里得到的美术知识几近为零。倒是几部电影对我影响深远,忘不了《简爱》,由于年龄关系,故事根本看不懂,但那个古堡和陈列的家具却印象深刻,一直影响到我现在买家具,仍然是除了西方古代家具以外,其它只作参考。后来是影片《铁面人》,里面有个宫廷画师给路易十四画像,唉!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油画。从那时起,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无与伦比的渥子爵堡象着魔一般成为我衡量建筑的标准。兴趣有了,但在那个年代,想找欧式油画的感觉也太难了,没有象样的画册,没有博物馆,没有古堡,没有橡树,甚至连一条干净的河都找不到。幸好我家距离炼钢厂不远,轰隆隆的蒸汽火车让我找到一点西方工业革命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小学教育无关。如果当时学校能有哪怕一本画册,我也不至于费尽千辛万苦去托人买。是校方认为小孩子没必要看呢,还是大人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美育?“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娃娃抓起” ,我也忘了这是谁说的,话很正确,可没人执行。
(责任编辑:梁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