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当代国画大家崔如琢先生一行莅临北京雅昌参观调研,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副董事长何曼玲等热情接待。
在一楼企业文化展区,万总向来宾们介绍了雅昌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艺术家、艺术院校、博物馆、拍行等。雅昌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工匠精神,推动传统加工业务向智能制造和定制服务进化,打造印刷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印刷”服务模式,满足艺术家、艺术机构、商业品牌、艺术爱好者和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在一楼精品书籍展区,来宾们被一本本精美的图书所吸引。万总向来宾们介绍了由雅昌承印的大书系列,尤其是由著名摄影师逄小威创作的一部以京剧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中国京剧》。为了精准还原京剧服饰的绚丽色彩,使用了来自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进口纸张,并采用雅昌独有的预涂布处理技术,通过高质量的印刷工艺和精美的装帧设计呈现艺术作品的细节和质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来宾们看到大书中一个个色彩精美的京剧装扮,夸奖雅昌对于色彩的运用极为细致,驻足欣赏了许久。
在看到这些精美书籍时,崔如琢先生用“讲究”两个字来形容雅昌,他尤为称赞雅昌在书籍设计、纸张选择、印刷工艺上的极致追求,以及雅昌对艺术的尊重、文化传承的敬畏,直言“讲究”二字当之无愧。何总当场表示:这是对雅昌的高度认可,雅昌会一如既往保持匠心,做好每一本书籍。
在二楼书墙,来宾们在此合影留念并进行参观。来宾们赞叹书墙的磅礴大气,看到高达数层、涵盖范围极广的藏书矩阵,崔先生感叹道:“这里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艺术生态的缩影。”
在三楼艺术数据体验中心,万总向来宾们介绍了雅昌自主创建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和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交互系统。通过高清影像与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沉浸式赏析历代名作,还能多倍放大以便观察笔触细节。雅昌不仅实现了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存,还以技术创新推动艺术教育普及与学术研究深化,成为中国文化传承与全球艺术对话的重要桥梁。
随后,来宾们参观了影棚、高仿真复制室、数据处理中心。雅昌的高仿真复制作品是通过尖端设备与调色技术,将原作的色彩、肌理精准还原在宣纸或丝绢上。崔先生表示:雅昌的高仿真复制作品,将经典艺术作品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为年轻人和学生群体打破艺术欣赏的时空与成本壁垒,推动了艺术的教育普及与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
参观结束后,崔先生一行与万总、何总等进行座谈。双方围绕崔如琢先生艺术数字文献系统的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万捷董事长表示,雅昌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打造崔如琢先生的年表大事记、作品馆、展览馆、图书馆、影像馆、资料馆、荣誉展示厅七大核心模块,以多样形式展示崔先生的艺术履历、艺术作品及艺术风格等,拓展出丰富的数字化功能,构建关于崔先生的线上数字艺术馆,进而实现崔先生艺术资产的永久保存。
崔如琢先生此行莅临雅昌,不仅为在场的每一位带来了艺术与文化的滋养,也为推动美育普及、促进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构建艺术家数字文献系统激发出了新的思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51148bjb@artr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