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8年的毛胚屋,最后1年被他画成了作品

2025-04-03 13:55:52雅昌发布

写作者:LarryZ

“听故事的人总是和讲故事的人相依相伴,即使读故事的人也分享这种友情。”

——瓦尔特·本雅明

离褚秉超《天长地久》项目的结束已不足一个月,这套位于东坝的两室一厅正迎来它的告别时刻。覆盖在起居室、主卧、次卧与厨房墙壁上的21个场景故事,即将被切割成一块块“拼图”,编号封存进行李箱,静待下一次展出的机会。这件作品从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它的宿命,而每一位踏入1502房间的观众,都成为了8年时空缩影的见证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c39d60fca4b158b4fb3e8ef856246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49c16ca6d9248991d85a703b70ab209.jpg

在探访这间66平米的小屋时,我们聊着聊着已开始设想这些壁画拼图未来的命运:会有藏家愿意收藏其中的一块吗?若由机构展出,他们又将如何重现这间小屋曾经的模样?然而我想,比起物理空间的重组,更难以复刻的,是褚秉超与这间居所、这片壁画之间那份相依相偎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既是艺术家创作的根基,也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77371ad0b1cc9157f7707534cc973d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b3d3d1bb29ba796b440cb3125fdac61.jpg

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年,褚秉超租下这间小屋,将其作为工作室与居所,并计划在墙上绘制如经洞般的壁画。他打磨墙面、刮涂壁仗,却发现脑海中酝酿已久的画面悄然消散。于是,他转而回到荒野,继续探索大地艺术,壁画计划也随之搁置。直到2024年初,房东的通知打破了沉寂——房子即将被收回。借着这一契机,褚秉超从新年开始,将荒野中的创作经历与生命片段,一笔一画地描绘在这间小屋的墙壁上。

在《天长地久》中,时间被赋予了空间的形态。次卧的壁画回溯过去,厨房的笔触描绘现在,主卧的色彩勾勒未来,而起居室则完整呈现了《造像》项目的诞生过程。褚秉超借用传统经变绘画的共时性叙事手法,将每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在这些画作中,他时而化身西西弗斯般的苦行者,为“徒劳”留下痕迹(《石还山》《无痕地》),时而又像天真的孩童,将异想天开化为现实(《一条街景》《打洞》)。我有时怀疑,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褚秉超也将他的灵魂绘入其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474c19f5eee0cc41ac7877aac87bcd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9f3c066ec7196ac82acdb40b31c416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dc8357beb1bcae0530e47bf2e27153b0.jpg

在房间的天花板上,还有艺术家许多浪漫的想象:他将天上的月亮视为浮雕进行摹画,也曾在这间屋子里写生暴风雨中的闪电,甚至计划坐着飞机去追逐太阳和永夜。当这些看似零散的项目被并置于同一屋檐下,就会发出一种微妙的共鸣,仿佛在诉说同一个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褚秉超人格的写照。

有人曾问他:“你的壁画以个人经历为主线,甚至频频出现自己的形象,是否有些自恋?”褚秉超笑而不语。但自恋何尝不是一种坦诚?相较于那些沉迷于解构抽象概念的艺术家,褚秉超的作品流淌着真实而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不自觉地被他的灵魂所吸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e1d1689ef79a33b8e28b85e3b74cf7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2ff114321894ec44882f52754f6553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dbeafb5cb48383410dbf5c0ec7e29bb.jpg

这间日常居所本是私密的领地,如今却被褚秉超彻底敞开。他将充满个人记忆的“洞窟”又重新转化为承载集体目光的容器。作为人类早期精神寄托的象征,洞窟在此被赋予新的寓意:毛坯房的粗糙质感与壁画的史诗气质相互呼应,而即将到来的搬迁则暗喻了城市生活中人与空间的短暂联结。褚秉超说:“最近我才发现,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折叠的。”习惯了“游牧”般创作生活的他,似乎早已做好了随时迁徙的准备。

短租房、快时尚、短视频……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快捷便利,却也充满了流动与临时性。我们仿佛患上了某种“都市病”,难以对任何事物投入深情,也难以寻觅过好生活的意义。然而,在褚秉超一次次看似“徒劳”的流动创作中,我看到了不同的答案。2020年的某天,在一间幽暗的房间里,他点燃了一根从不知名石窟拾来的古旧蜡烛。烛光摇曳间,他用整整一根蜡烛燃烧的时间,向崔灿灿讲述了西北小镇上一座介于想象与现实之间的桥。那座桥和蜡烛的故事,最终也被画进了壁画,并在现场被他亲口诉说给我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9106362c4c15b2a08e13fbee6f4ce2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88ba138e365bcde4d7c75141cf79e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d3c3da1fae85dedec4a2003edba60ed.jpg

每当观众推门而入,褚秉超便会站在墙前,津津有味地讲述往事的细节,仿佛那烛光从未熄灭。这个过程既像僧人讲经,又似一场对过往的告解。我想,讲故事的褚秉超,正是《天长地久》的最后一块拼图。在他的故事里,不仅有他自己,还有千年前湮没的经书、塌山下的村庄,以及戈壁滩上不起眼的小石子。充满变化的生活并非不值得过,丰盈的过程足以支撑它的故事被不同的人传颂,编织进我们共同的经验与记忆。有些故事或许只被诉说一次,但作为记忆的故事,却将“天长地久”地流传下去。

(责任编辑:陈耀杰)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