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回顾近代美术

2025-03-05 11:26:46杨福音艺术

徐悲鸿在1919年选择赴法学习写实主义,而非当时法国盛行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野兽派等),这一选择背后是多重历史动因与个人经验的交织,其根源需从中国近代文化变革、徐悲鸿个人艺术理想,以及20世纪初全球艺术思潮的碰撞中探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b06c824ec0c578000d62a2a713f9bd20.jpg

一、国内经验:写实基因的早期萌芽

1. 民间肖像画的启蒙

徐悲鸿早年随父亲徐达章学习传统肖像画技法,为乡绅绘制“祖宗像”的经历,使其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产生本能追求。这种民间肖像画虽属匠作体系,却暗含“形似”需求,为后来接受西方写实主义埋下伏笔。

2. 康有为的美术改良论影响  

1916年徐悲鸿拜入康有为门下,康氏《万木草堂藏画目序》中痛批文人画“写意滥觞”,主张复兴唐宋院体画的写实传统,并提倡“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这种改良思想直接塑造了徐悲鸿的艺术观,使其将写实视为中国画革新的唯一出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e82db3258682a993dafaa2b896772550.jpg

3. 上海时期的视觉震撼  

1915年徐悲鸿在上海见到西方印刷品中的写实油画,尤其是伦勃朗作品的明暗法与解剖精准性,与其熟悉的传统人物画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视觉冲击强化了他对“科学化”造型体系的向往。

二、文化语境: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

1. 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崇拜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将“赛先生”(科学)奉为圭臬,写实主义因其对客观世界的“科学再现”特性,被视为艺术领域的科学化身。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主张中,强调艺术需承担社会教化功能,写实艺术更易传递现实关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f0d3eb54614698822a135a17dc9ffb0f.jpg

2. 中国画的现实失语症  

清末民初的文人画沉溺于梅兰竹菊的程式化表达,面对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剧变完全失语。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尖锐指出:“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欲救目前之弊,必采欧洲之写实主义。”

3. 民族形象的建构焦虑  

近代中国“东亚病夫”的污名化标签,促使知识分子寻求塑造强健的国民形象。徐悲鸿选择人体解剖严谨的写实主义,暗含通过艺术重塑民族身体的深层诉求,这在其后期《愚公移山》中的筋肉健硕者形象中显露无遗。

三、法国选择:策略性的艺术政治

1. 学院派的权威地位  

1919年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仍是欧洲艺术教育的圣殿,其严格的学院写实训练被视为“正统”。徐悲鸿师从历史画家弗拉孟(Fernand Cormon),后者虽属保守派,但其工作室曾培养梵高、图卢兹-劳特累克等叛逆者——这种选择实为获取艺术权力的策略性入场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9394b518bf965f4ee05436a0f68a65aa.jpg

2. 现代主义的文化误读

徐悲鸿在《惑》一文中激烈批判塞尚、马蒂斯,称其作品“卑鄙恶劣”。这种态度源于深层的文化认知差异:在急于寻求“科学救艺”的中国改革者眼中,现代主义的变形与抽象无异于文人写意的当代翻版,无法满足“改良中国画”的现实需求。

3. 写实主义的工具理性

相较于现代主义对个人表达的侧重,写实主义具备更强的技术可传授性与社会动员力。徐悲鸿清醒意识到,只有建立可标准化复制的教学体系(如素描训练),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大规模改革,这与其“艺术救国”的宏大抱负完全契合。

四、历史后果:被遮蔽的现代性可能

徐悲鸿的选择使中国艺术错失了与早期现代主义同步发展的机遇: 

时间错位:当徐悲鸿在巴黎苦练素描时,林风眠正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艺术家交往,后者后来开创的中西融合路径展现出更多元的美学可能; 

技术异化:将素描奉为“一切造型基础”,导致几代中国画家陷入“形准至上”的技术陷阱,笔墨的写意性与精神性严重退化; 

启蒙悖论:以科学理性为名的写实主义改革,最终却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如19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背离艺术本体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ceb3cf06f97cc6ab6c141a70fc4644c8.jpg

结语:选择的必然与局限

徐悲鸿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民族危亡与文化自卑的双重挤压下,写实主义因其“技术可见性”与“现实干预力”,成为最符合时代焦虑的艺术方案。但这种选择也暴露出早期中国现代性的困境——将“现代”等同于“西方科学”,而忽视艺术现代性中批判与反思的本质。今天重审这段历史,并非否定徐悲鸿的历史贡献,而是提醒我们:艺术变革的路径永远存在多种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在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全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待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3/86e5fb2c5caf29ce5350c6298148d789.jpg

杨福音

杨福音(1942-)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画界享有盛誉。他生于湖南长沙,成长于艺术世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后潜心钻研中国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福音风格”。

2006年长沙在烈士公园年嘉湖畔设立杨福音艺术馆。    

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

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杨福音的纪录片《远方的寻找》。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广州、长沙等地多次主办个人画展。

近年展览有:

2018年9月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欢无极》杨福音绘画艺术展。

2020年9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齐白石、何绍基、《君不见》杨福音书画展。

2021年12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书画篆刻展。

2022年创作《雨余花·福音散句》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3年创作《昨愚集》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4年1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雨余花—杨福音诗书画展》

著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画集》、《杨福音中国画精品》、《福音书话》、《长岭上》、《金枝玉叶》、《由红菜薹想起》、《日子》、《良苗怀新—访谈杨福音》、《关于福音》、《吾喜吾爱》等画集和散文集十余部。

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杨福音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