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伍拾叁”——宋德澄作品展在宋明客厅正式开幕

2025-01-13 00:00:00雅昌发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7cab1ba85f534a135bf5cb24fc52443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38180724420a95544d8eeff3bde8b5f.jpg

2025年1月11日,“伍拾叁”——宋德澄作品展在位于徐汇区的宋明客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主题抓人眼球,据说,“五十三参”出自宋德澄最喜欢的《华严经》,而本次参展作品兜兜转转,分分拣拣,最后的数字竟也神奇地落定在五十三件,展出作品多是其新作,是其对绘画艺术探索的新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edbf1f42bf78ffce64d1e5034f64b9f4.png

《大孔雀王尊形》绢本设色 32x57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0f98ce8a0916ee1696ec4daa354a5051.png

《观自在菩萨》绢本设色 27x36cm

学术顾问林海钟在前言中说到,德澄这次以“伍拾叁”之名作展,五十三的数字大有深意,据说五十三是他的幸运数字,每每所遇之数字大多是五十三,此中的真意或许是他今生所要悟的。《华严经》中有“五十三参”之说,这就是德澄的宿命。这次展览不知是其艺术道路五十三参的第几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65c4ba88028ccafc4d83559c494826e4.png

《华鸟供》绢本设色 33x28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e916c9b4d2708f4d5b335a50f7a54ff9.png

《十一面》绢本设色 22x24cm

据策展人胡见君介绍,宋德澄的佛缘缘于2008年,他的老师林海钟邀请参与灵隐寺济公殿壁画的创作。林老师说他有一双指节分明、肥瘦合度如唐画菩萨般的手,于是一眼便在人群之间选中了他。彼时,德澄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他被林老师带来的几本敦煌藏经洞的画册所震撼,那些无名画工酣畅恣肆的用笔,朴拙自由的造型与开张的赋色令他身心朗照,从此不离座右,日日手追心摹。济公殿的殿堂四面共有十八幅壁画,每幅三米见方。他安心沉浸其中,每每于深夜听着飞来峰的冷泉声作画,大学时代收养的流浪狗“娃娃”是他日夜的陪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011e3c7515f01637649390ccb2096e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b235a1b3b40ac8e257ffadfe51168d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8bd14b6c96b216f2ed4a14fef76aa3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f334b780e7328218255875cfef55146.jpg

宋明客厅展览现场

从一张小稿到放大一些的图稿,再到等大稿,他都严重以肃之, 恪勤以周之,在缓慢的微调中使之呈现最好的模样。藏经洞古画的样貌在日复一日的描摹中,成为德澄的一种信仰,与他心直手与的绘画作品互为因果。寒暑交替,竟是一千个日夜。林老师当初带来一块清代的老墨,壁画完成后,这块墨也用完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cc28ce7455218c53932a7bfab65db6f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75364f353d124432290e61a4e37c43a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eebf7da42f7482fe5597ca7a766921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f080c4fde6731a959fc3202443b9e86.jpg

宋明客厅展览现场

壁画完成后,德澄选择继续留在灵隐寺。每晚跑去听大殿的暮叩钟偈,一边礼佛,安静的大殿回荡的钟声似能穿透三界。而敲钟师父的梵呗,细听则是在为众生祈福。他跟着法师做晚课,测绘寺院的石塔,设计仪典中使用的宝盖幡幢与放置印玺的底座,修复还原大雄宝殿须弥座的石刻图案,有时也帮法师替香客写牌位、文书,考证无名石碑的年代出处,“只要是寺院让我做的,我都很开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625d28148427659055b7901bf5da1ca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ce461ae30b91baa7f1283787c8fee3b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7facf6361482616f960700d222b2c43.jpg

宋德澄画画一般会有一个契机,不是刻意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顺遂因缘的有感而发。他坚持传统绘制方法,并不拘泥于固定的笔法,更追求不打稿的笔笔生发,他认为这样的作品才洒脱鲜活而有生命感。

他的佛像线稿天衣飞扬,有一种素以为绚的力量和华彩。骨法用笔得益于顾恺之、李公麟一脉,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作品着色雅淡,仅以最简净的花青、朱砂、月黄、赭石垫底,淡淡施就,色不碍墨。版画的训练则给他的书画作品带来蕴藉沉着的金石气。书法也与画面相辅相成,以敦煌写经与钟繇、夫子庙堂碑作为铺垫,全凭一己之性情生发,亦有宋元人的书生意气贯穿其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5bf03c911b2fc5db9f2d8f583be77fb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4968641a75f72c22bf2466acb73654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e737bc464b7d26fd69c77bfcebd612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82eddf974e3706ac4522ef807b48629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97373069ede2bd242f5534a532e7170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fc708db9f825675a26a2a29b7b544763.jpg

宋德澄师法古人,却不喜欢做旧,认为在艺术创作上,时间只是个假象。他觉得“古意”是一种高尚的,合乎道的,能见性的笔墨意味,而非时间概念上的过去的画意。所谓“一念三千”,时间也许没有分明的顺逆,或是非线性的。因此他心目中的“古”绝不是旧,那是一种经过时空锤炼的气息,画可载道。

此心归处是故乡,宋德澄以翰墨为佛事,借以出离时空,将信仰融入自己的日常。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从此槛内槛外,往来无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4da8c92054b74dba359eafc1508624ed.png

学术顾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34de76381ac8c06389635a70045bc6be.png

林海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4840b989f6536fb4bfa6c4dc17ac0e95.png


胡建君(胡见君)

写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师从贺圣谟、徐建融、卢甫圣、陆康先生。已出版《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陆康印象》等作品二十余部。并担任书画展览、艺术文化活动策展人。

艺术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8b354ae44cf15ebf6eada1f4bb1cb3d2.png


宋德澄

1984年生于山东青岛。

200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2005年起师从林海钟教授学习中国画。

2009年参与创作杭州灵隐寺济公殿壁画《济公行化图卷》,历时三年完成。

现任教于杭州佛学院艺术院。

个展:

2016年5月27日“置于方外-宋德澄佛教绘画展”,上海·朱家角安麓

联展:

2011年8月8日参加“禅儒相济——灵隐寺传统壁画研创中心四画师展”, 杭州瀚阳艺术中心

2011年9月10日参加“敦煌意象--中日岩彩画展暨敦煌艺术传承与当代岩彩画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甘肃敦煌研究院

2012年9月26日参加“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 大同和阳美术馆、中国当代雕塑馆

2012年12月25日参加“西湖梦寻——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 杭州法云安缦

2013年12月1日合作壁画《钱塘胜境图》参加“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

2013年12月26日参加 “第十一届吴越佛教研讨会——首届汉传佛教艺术展”,杭州灵隐寺

2014年1月18日参加 “茶画会心——中国美术学院林海锺教授研究生作品展”,杭州汉唐茶文化馆

2015年01月18日参加“禅意书画展”,杭州泽雨堂

2015年2月6日参加“邀古——重返笔墨”艺术家联展,台北一票人票画空间

2016年11月20日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重大课题),合作作品《鉴真东渡》入选“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6年11月30日参加“国绘传灯-林海钟师生作品展”,杭州国画院美术馆

2017年9月8日入选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7年9月19日参加“首届京都袛园·(中日)南画展”,日本京都袛园小舍

2025年1月参加“2025·京都国际书画作品展”,日本京都市(京瓷)美术馆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杭州灵隐寺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寺院及个人收藏。

(责任编辑:王蒙)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