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如心恕行——劳继雄书画展(北京)”将在荣宝会艺术中心开幕!
2024-11-18 16:49:59雅昌发布
展览时间
12月5日一12月20日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炎黄艺术馆·荣宝会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荣宝会艺术中心
/ 艺术家简介/
劳继雄
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1950年生于上海。1972年任职于上海博物馆,从事书画整理、研究和鉴定工作。1979年师从著名画家和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为“壮暮堂”研究生、入室弟子。1983年劳继雄随师全程参与了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的工作,历时八年,过目历代名家书画十余万件。1987年被评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现为西泠印社社员、辽宁省博物馆特约研究员。著有《王时敏画集》(1987)、《鉴画随笔》(2006)、《劳继雄书画鉴定丛稿》(2011)、《说画》(2019)、《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九卷本)等。
如心恕行
——记书画鉴定家、画家劳继雄
(节选)
文/沈思扬
恕行斋是劳继雄先生的斋号,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劳先生即将赴美时,他的老师谢稚柳先生专为他而取。“如心”合一便是恕,恕者即宽容之意。跟随自己内心,由己之恶而知人之恶,《论语·卫灵公》中所云:“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谢稚柳先生希望以“恕行”之名敦促爱徒,恕可成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到严于己而宽于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年的尖子生
据杨仁恺先生回忆,谢老从来不收门徒,除上世纪30年代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到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教授时的学生外,私下招收的学生,据说一个也没有。而劳继雄之所以能拜入谢老门下,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1977年谢老得到解放。两年后,上海文化局希望谢老能为博物馆培养书画鉴定人才。各方面都十分突出的劳继雄通过严格的推荐与考试流程,在获得谢老的首肯之后,正式成为谢老的研究生。
要做谢老的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谢老给劳继雄开出了长长的书单,从唐代下迄清朝的历代书画著作,都要求他边读边写读书笔记,并亲自检查和修改。光读书不够,还要看画,从“四王吴恽”开始代代上溯,把历朝名家作品一一看过。因而那时的劳继雄不是在桌案前埋头啃书、勤做笔记,便是在库房中博览群画、品赏分析。在谢老的指引下,劳继雄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出发,在充分理解画家人生境遇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将他们的个人风格谙熟于心。谢老还十分强调以画养鉴,他要求劳继雄坚持创作,只有理解绘画,才能在鉴赏时更好地理解画家运笔的用意和心境。如此数载的高强度学习,劳继雄的艺术眼光和境界产生了质的提升,同时他的绘画水平也在耳闻目染之中进步神速,颇得谢老的神韵。
谢稚柳与劳继雄在灵岩山
八年磨一剑
命运再一次眷顾了劳继雄。1983年,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调集了当时中国最具权威的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谢辰生组成七人专家小组。鉴定组的工作原定三年,最后因工作量浩大,历时整整八年才全部完成。在这场书画鉴定工作中,劳继雄以助手身份跟随老师谢稚柳全程参与,是此次壮举最年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鉴定小组的足迹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鉴定书画近十万件之多。一天的工作十分紧凑而繁杂,老先生们往往上午鉴定书画,下午休息,劳继雄等助手们则在下午整理早上所鉴定的书画,并作记录,晚上再去老先生那边汇报情况。此外,老先生们的日常生活也都离不开助手们的照顾。这份助手的工作他一做就是八年,在其他助手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陆续退出后,劳继雄坚持做到了最后,而且最是用心。等到浩繁复杂的鉴定工程结束时,劳继雄的笔记竟有68本之多。
1989年鉴定小组在重庆工作(前排左起:杨仁恺、谢稚柳、刘九庵;后排左三:劳继雄)
虽然只是以助手身份参与本次工作,但是劳继雄的鉴定水准和为人颇受几位老先生的认可。杨仁恺先生曾称赞道:“劳继雄为人勤奋,待人和善,乐于急人之急,受到共事的同龄人敬重。他对于年长的老一辈以师事之,质疑问难,十分虚心。但并不是一切言听计从,在对一件作品真赝有分歧意见时,能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且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令人信服。”
一次专家组在杭州鉴画,工作即将结束时,听闻库房里尚有600余幅被判为伪作的书画。为了以防万一,谢先生便让劳继雄前去过目把关。结果劳继雄从中挑出二十余件书画,经老先生们鉴定都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鉴定期间,劳继雄不但得老师谢稚柳的言传身教,更是博采诸位老先生鉴定方式之长。经过八年的历练,劳继雄俨然已是一位专业而成熟的鉴定家了。2011年,他的笔记集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出版,尤为珍贵,被誉为“新中国的《石渠宝笈》”。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
这八年不仅造就了一位鉴定家,也培养了一位国画家。他跟随恩师,听口授观作画;他饱览名作,临笔意学风骨;他遍走各地,赏风光化意境。以画养鉴、鉴画相长,劳继雄用八年的时间,将技、景、意糅入胸中丘壑,当再执画笔,已别有新意,不再受老师画风的限制了,一位明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
恕行斋里修墨缘
1990年,劳继雄举家迁往美国洛杉矶,这对于已经在国内声誉鹊起的劳继雄来说可谓是生活与事业的双重转折,迷茫、纠结与不舍之情不言而喻。去美国前,谢稚柳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去美国很好,你不要放弃自己的鉴定专业,还是要搞学问,搞创作。”老师的一席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他认清了自己未来脚下的路。
抵达美国后,美国的两大拍卖公司都有意招他入麾下,但都被劳继雄婉言拒绝了。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他坚信必须要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拍卖行里。于是他静下心来,专事艺术创作。这段时间的劳继雄是默默无闻的,更可以说是寂寞的。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美国虽然清冷,但是也少了诸多纷繁干扰,甘于寂寞的劳继雄很快进入了状态。潜心于书画创作外,他还经常游走于美国各大博物馆间,鉴别和品赏各种中西方的艺术精品,不懈地领悟海内外书画精品的艺术内涵。
启功赠劳继雄的嵌字联
启功曾赠劳继雄一幅嵌字联“继往开来知自勉,雄图硕画仰前修”,如今挂在劳继雄的书房之中。它和“恕行斋”一起,被劳继雄引为座右铭,成了他专事书画、不懈追求、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
到美国后的所见所闻,使劳继雄深深感受到西方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解放和不拘于传统,大受启发,有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追求目标。他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糅合西方艺术的光影明暗,借鉴西画大胆的色彩运用,以达到整体效果和局部细节的相互融合。在他的笔下,中国传统书画展现出别样的细腻层次,而同时西方人也更加容易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美感。劳继雄曾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不仅在华人圈深受喜爱,不少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的作品。其画作频频出现在旧金山、洛杉矶、香港、台湾的拍场上,其艺术价值和市场前景颇为收藏家看好。
虽然离开祖国,但是劳继雄始终心系中国文化。90年代的洛杉矶是一片中华文化沙漠,彼时大陆刚开放不久,去的艺术家很少,仅有的一家华人艺术协会水准也不高。而不少喜欢中国艺术的美国人,苦于没人指点,只能外行看热闹。劳继雄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习画之余先后在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地开设书画班,并在各地进行讲座、举办画展,系列活动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而借由这些活动,劳继雄也可以在教学相长的同时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不必为生活所累去打工,甚至放弃自己的本行,可谓是一举两得。
近年来,他在国内的时间逐渐增多,参加华人收藏家大会,在各地举办画展,为报纸杂志写稿,他的回归为当今画坛吹来一阵古朴新风。
/ 作品欣赏 /
-- END ---
(责任编辑:罗亚坤)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