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古今 艺术与科技——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隆重开幕
2024-11-12 10:12:28雅昌发布
2024年11月11日,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在深圳怡化金融科技大厦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200多位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嘉宾出席了此次开业盛典。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全国人大第十三届教科文卫副主任、文旅部原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志今,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赵进军,国家文物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柏,中宣部版权局原局长、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文物报社原社长彭常新,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陈昀等众多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占地1848.69平方米,设有七个展览区,涵盖了金铜佛像、唐卡、瓷器及玉器等多个领域,展品有许多堪称国宝级文物,均为艺术馆创办人、东方瑰宝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收藏品。李巍一直以来秉承着“将藏品变为展品、让文物传承文化”的理念,曾向国家博物馆、西安国家版本馆、普陀山、吉林省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捐赠了上千件藏品,希望文物得到最好的归宿。此次艺术馆的成立是为了更深入地推广和研究中华古代文化艺术,同时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使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创造出全新的观展体验。
下午两点,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仪式由东方瑰宝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舒迦及著名主持人董馨蔚担任主持人。
部分与会嘉宾依次发言,表达了他们对艺术馆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馆长李亚首先致辞,介绍了艺术馆的展陈情况。
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馆长李亚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表示:希望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的展品可以借助澳门这个国际文化交流窗口,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李文海提出:让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李文海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说:李巍先生将自己的藏品让公众共享,并与科技相结合,很有前瞻性。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副部长励小捷称:李巍半个多世纪的收藏富有传奇性,民间收藏是有中国特色文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李巍的收藏在多维度、多层面展示文化艺术,是文化传承的典范。中国原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赵进军说:外交官传播的是国家政治政策,李巍作为文化大使传播的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原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赵进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提出: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周明说:希望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成为深圳新的文化地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敦煌研究院理事、中国民间佛像唐卡保护修复专家孙冬平说:艺术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佛像与唐卡艺术,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此后希望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展开更多合作与发展,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敦煌研究院理事、中国民间佛像唐卡保护修复专家孙冬平
东方瑰宝(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最后发表致辞,表达了自己在深圳建馆的意愿,以及他将致力于将艺术馆打造成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平台。通过与当代科技的结合,艺术馆将提供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文化体验,让公众能更直观地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东方瑰宝(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
除了与会嘉宾的致辞,日本原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等国际友人及著名导演赵小丁也为艺术馆开馆仪式发来视频贺词。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题为“古今融合·艺术与科技的交响——现代科技对话古代艺术品”的座谈会。座谈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共同展望科技对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艺术馆的开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东方瑰宝深圳艺术馆的建成,不仅为深圳市民提供了一处优秀的文化参观和学习场所,更期盼它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艺术文化交流的新窗口。2024年10月,东方瑰宝艺术馆收藏的唐卡就曾经在日本武藏野角川美术馆展览,中日两国政治、文化、历史、艺术、新闻等各界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此次展览开创了中国民营收藏家走向海外的先河,新华社日本分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法新社、日本读卖新闻均跟踪报道了此次展览。此后,东方瑰宝艺术馆将集合展览、教育、研究、交流和收藏等多功能,致力于成为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阵地。
(责任编辑:罗亚坤)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