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
2023-02-07 14:00:12艺术家提供
来支钢自幼喜爱绘画,师从贾又福、李小可先生,对中国山水画进行系统性学习,在四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来支钢坚持深研积墨传统画法,从米芾、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历代名家中汲取丰富的艺术精髓,博采众家之所长,融汇古今,探索出自己“刚浑雄厚,气势磅礴”的独特画风。
唐代王维在《画山水诀》开篇写到“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中国水墨山水画,相传始于唐代,五代时渐趋成熟,在宋元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历经一千多年的中国水墨山水画演变和发展至今,历代画家在山水画表现手法上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宾虹认为“作水墨画,墨不碍墨;作没骨法,色不碍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此善言积墨法者也”。积墨作为一种技法语言,在水墨画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性,由淡到浓,层层叠积加墨,形成淡而不薄、厚而不死、浑融而多变,厚重而见层次的特点。无论与生俱来的艺术才华,还是个人倾注在笔墨上的创作激情,来支钢凭借对画面超强的把控能力,既在大山大水中显现出老辣的笔墨功底,又敏于精工,细腻而独到。
来支钢创作的巨幅山水画作,如《艺道》《云道》《崛起》等,大山横出,笔壮墨厚,多重山复水,云物映带;画面整体感很强,层次深厚,微妙变化的墨色加上巧妙的空白,实中有虚,能透善漏,既强调雄伟壮阔的山川风貌,又是画家胸中所蕴藏的山峦峰谷的外化。他的笔墨运用尤其灵活,不同深浅和触感的墨痕交织着参差交错,聚散得宜的笔线极具表现力,有效地控制了整幅画作的肌理和节奏。来支钢对于云水的水墨表现手法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观其《大潮》《圣域》《大江东去》等巨作,山耶?云耶?水耶?物象氤氲,气象万千,他以黑白语言形式演奏出的壮美水墨乐章,引发观者内心无穷的想象。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支钢对中国绘画传统创作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特别注重到大自然之中去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领悟古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是谓“艺者,道之形也。”
在当代水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从来支钢的水墨艺术创作中,看到了一位勤奋踏实的艺术家对于传统笔墨继承和坚守,也能感受到其作品所折射的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
王绍强
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美术馆馆长
2022年6月
(责任编辑:胡艺)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