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 乱红系列
2022-11-15 00:00:00艺术家提供
王晓辉,别署清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CAFA-水墨正当时》《畅神-王晓辉中国山水艺术作品集》《心路历程-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王晓辉卷》《微水墨-现代水墨人物作品集》《大写意-传统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笔墨肖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课徒稿-线性素描》《中国画坛·六O一代-王晓辉》等专辑二十余部。
艺术一次次被带入文化转型的结构之中,变得让人心神难定。近四十年中,一代人经历了诸多如艺术与生活、传统与现代、中西融合、文脉价值、底线坚守以及当代性接轨等诸多问题的讨论,而作为具有本土文化象征属性的中国画被“水墨”的那部分,一直存活在许多虚假命题中,除去热闹的问题设定之外,水墨与生存、水墨与现实、水墨与当下的表白似乎无踪迹可寻……近十余年也让我开始在意起自己的生存质感了,总想把一种真实落实在日常性水墨细节之中,希望时时刻刻能找到今天的自己,找到水墨的真实,把自己留在画面中。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想看到那种以鲜墨汁书写出来的东西,那些看上去又鲜又新的笔墨划痕,都会让我觉得很假、很空也很无趣,就像生活中听到的许多刺耳声响,遇见中碰到的那些心口不一的面孔,让人生厌,这样的感觉已有多年的时间了。
阅历与修为是无法刻意出现在画面中的,你阅人无数也读了很多的书,还有你的生存体悟,这些是要被时间慢慢地、自然而然的揉搓进画面,形成个性思考的痕迹,这个过程会悄然的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刻,积累多了就成为了一种表达。
“脏墨”能让自己得以释怀,过程不是画而是被“拼凑”出来的。作品的升成虽然是漫无目的,但是只要不被世俗所干扰,在意真诚的流露自己,任何生活锁碎与精神的空白都能被拼凑、被填充并且被统一起来。
艺术离不开技艺,左手代替不了右手这就是架上绘画的技术活。好的技艺是信手拈来而全无功利,用它来拓展昨天的自己,去突破艺术已有的边界,那么再俗的技艺也是个好东西。技多不压人在理。
绘画的过程是没那么多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惟有思考怎么做、做什么才是必要选项。有思考有探索地持续做下去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艺术不存在刻意创造的新,只有探索出新的新,探索的艺术才有生命才能持续获得新生。
文章来源: ART当下
(责任编辑:胡艺)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