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探索|帕特利斯·乔尔达:在黑色中绽放的色彩

2022-10-26 13:13:16雅昌发布

《色彩的探索—法国当代绘画展》已于9月29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苏州国际设计周作为策展机构,对话此次参展的10位艺术家,围绕展览分享他们对于色彩,对于创作,对于中法艺术交流,对于绘画艺术未来的一系列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2c138d5addcf4a2f2a886aab6d15566f.png

帕特利斯·乔尔达(Patrice GIORDA)1952年出生于里昂,1978年毕业于里昂美术学院。以古典主义的绘画而为人所知。

乔尔达从1985年第十三届巴黎双年展的国际评选即受到关注,并在此后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如1993年于圣普里斯特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乔尔达10年的绘画》、2015年由里昂的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政府为其举办的回顾展《乔尔达,光的空间,1983-2015》。

对于帕特利斯·乔尔达来说,绘画是一种生活体验,而不只是一种虚构。

对于形式、精神和诗意有着强烈要求的乔尔达,他的描绘超越了简单的风景、场景、肖像或静物,画面中的场景被记忆和无限延伸的想象所充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81709c882fc8b33ef71c6e266f6d5fc9.png

展览中的乔尔达画作《虞美人花》

有人说,乔尔达的具象绘画具有绝对的当代性,对人与自然的象征性超越了简单的写实,而是将真实与想象、普遍与独特融为一体,力图把和谐带到不可能和谐的地方——光和色彩的璀璨以及不同深度阴影的孤寂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82c943f875f68dddd839f78fccc74cfc.png

 乔尔达在《色彩的探索—法国当代绘画展》中的参展画作,从左至右:《向日葵》,《唐菖蒲花》,《虞美人花》,《白色和黄色的鸢尾花》

此次,帕特利斯·乔尔达的9幅画作随《色彩的探索—法国当代绘画展》一起来到苏州,而这9幅画作无一例外都将焦点对准了花卉,这一乔尔达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

作为一位有着超过40年绘画生涯的艺术家,乔尔达的作品当然远不只限于花卉写生,但从这组各自绽放着独特色彩,蕴藏着浓厚情感的画作中,我们仍能一窥乔尔达对色彩、对绘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苏州国际设计周

Q&A

SuDW:是什么契机让您成为了艺术家?

帕特利斯·乔尔达:我本来是学习理科的,但我很快意识到,无论是我父亲所从事的工业技术领域,还是在特别让我着迷的量子力学这一领域从事科研工作,都并非适合我的道路。最终,我决定放弃原来的学业,专攻美术。

我父亲年轻时就怀着成为建筑师的想法开始了美术学习,但生活将他引向了工业;我感觉在无意中接受了一个未实现的愿望,并把它变成了我自己的志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5780a607de3cf282a53520a08d21d682.png

乔尔达在画室中(图片来源:https://exitmag.fr/articles/expos/2019/10/24/patrice-giorda-la-peinture-interieure/)

我喜欢读书,是文字帮助我了解我生活的世界;我也喜欢写作,最常是给朋友写信,有时也写些关于绘画的文字。我不看电视,去电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天只花一个小时在社交网络上;因此,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于阅读和散步。

SuDW: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您这次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吗?

帕特利斯·乔尔达:世界之美,是从黑色而来的颜色,奉献给光的颜色。

我的每一幅花卉的画都是从涂上一层黑色开始的,在黑色还没有干的时候,我就在上面用白色颜料进行构图,随后立即画上其他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与黑色接触后变脏,我就这样完成整个画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4ee9b36130d7822b0e2901c1974cc7a8.png

乔尔达参展画作《唐菖蒲花》,乔尔达通过在黑色的基底上添加色彩,表达“画朵从地下的黑暗中诞生,然后才向我们展示它们美丽的色彩”

我用糊状的颜料来强化主色调,然后让作品干燥。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的工作方式与其他系列相同——我通过色彩的混合,创造出光和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72ad906953e2cf9842cdef1d4c21e4f0.png

在黑色的基底上用浓厚的色彩来表现光和空间,这一颇具辨识度的创作手法贯穿在乔尔达的绘画表达中,图为乔尔达自画像《AUTOPORTRAIT V5》

我的灵感来源是大自然和绘画。我会插花来进行写生创作,同时也从梵高、方丹-拉图尔、马奈等等画家的作品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32a6b0c12460669023d3e23a949dbd6b.png

《白色和黄色的鸢尾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7d864a8e88f84caf21abaa227fc0cee2.png

《金合欢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48950f50eaa4ea87fe07f969defc72ce.png

《枯牡丹花》

鸢尾花是我最喜欢画的花朵之一,它将我引向灵性、淳朴和建构,每次当我画它们时,都像是在接近我内心中的一个源头。

金合欢的气味和颜色则让我陶醉:我喜欢黄色,我喜欢黄色散发出的正能量。

而画一束牡丹有点像是在画“圣母怜子像”,或者“基督下葬图”:牡丹花承载了这种感性和终点的维度——牡丹是面对死亡的呐喊。

SuDW:您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印象?

帕特利斯·乔尔达:1986 年夏天,我跟团去中国旅行了三周。我记得当时感觉走进了一个没有任何西方文字书写的未知世界,我感到迷失,却又被美感所包围。

我记得一座青瓦盖的庙宇,气势磅礴,四周万蝉齐鸣,好似波涛高高涌起,然后退去,直至消散,又重新涌起,犹如能量波……在法国我从没听过蝉这样叫。我还记得有个墓地的黑石碑上画着芦苇,导游跟我们解释说,芦苇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时文人所读的文字:亦图亦文。

我记得少林寺和它的功夫学校:一个足球场上挤满了学生,他们听从老师的命令,动作的精准和力量使人情不自禁心潮澎湃......我记得第二年我们的中国导游和我们团的一个法国人结婚了。我记得,懂得几个英语单词的人都过来跟我们说话,他们有很强的交流欲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16da1e930c76517972de459a2b5ab22e.png

 与中国初次相识的1986年,也是乔尔达作为画家开始崭露头角的时代,时隔近40年后的今天,乔尔达则希望用绘画延续他与中国的缘分 (图片来源:©Patrice Giorda @Facebook)

我认为20世纪初在西方诞生的现当代艺术浪潮席卷了全球。从法国看,中国艺术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艺术都具有相同的属性,所有风格都在这里得到体现,中国的艺术也许会有其不同的主题和表达,但都具有中国特有的庞大和活力。

我对这次以我画作的名义造访中国的经历感到很高兴;而今天,我也很想知道中国公众是否会对我的画感兴趣。

(责任编辑:陈耀杰)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