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真迹展接连开幕:齐派艺术何以又雅又“俗”?

2021-06-23 11:08:34艺术时

3月至5月中旬,齐白石真迹展陆续于山城重庆、江西赣州、山东日照及威海、江苏南京、浙江台州等地开幕,吸引当地市民前往观展。此外,令人惊喜的是,齐白石曾孙齐艳芳、齐驸也相继亮相苏州、安阳与宁德等地的真迹展,现场挥毫,近距离与当地人们分享齐派艺术点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ddac089aa965f717a7d128a94b044174/ddac089aa965f717a7d128a94b044174.png

齐白石曾孙女齐驸博士现身4月真迹展(宁德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e64d7c230ff88bf62206d8cc320d03ed.png

曾孙齐艳芳于安阳齐白石真迹及后人作品展上分享艺术心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738378c06dd6a43ecc05bb7ef725921c/738378c06dd6a43ecc05bb7ef725921c.png

日照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fee218dde8f1a1ef471f9c2effd21155/fee218dde8f1a1ef471f9c2effd21155.png

台州站

时至今日,从齐白石到齐氏三姐妹,齐派艺术在继承与发展间,也呈现了一些新面貌。但无论怎样,它仍是老百姓眼中传统技艺、国画艺术的典范。试问,凡有井水处,谁不识齐家人画的“虾”?

齐派艺术受众多,一定程度上得益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调性。

艺术何以又雅又俗?

——艺术家本是“俗人”

齐白石生前被尊为“人民艺术家”,他是大艺术家,但出生乡野,也是农民、手工艺人、匠师。生于清朝,经历民国,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激荡又丰富的一生让他的艺术无法抽离生活而变得高高在上,这样的艺术底色一直延续到齐氏姐妹一代,曾孙女齐驸便是出生在湖南湘潭齐白石的老家白石铺,那里目之所及是真正的乡村,她自小便跟随天性洒脱的画家父齐灵根习画。她曾谈及幼年学画的经历:“自己上小学之后开始喜欢画画,开始四处思寻可画的对象,并且从那以后就不喜欢画父亲安排的内容,比如虾。我开始拿着铅笔什么的到家外面去随便画,家里养过猫,我也画过猫。”可见,出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齐氏姐妹并未养尊处优,平凡的童年生活让她们拥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培养起浓厚创作热情,甚至从小便懂得从生活找“艺术灵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ce3b7188290f21ce88d5e30610e0208f/ce3b7188290f21ce88d5e30610e0208f.png

齐驸画作《春荣》中活灵活现的猫

——画生活经验

齐氏姐妹的作品中,有最广为人知的“虾”、秋季饭桌上肥美的熟蟹、春风里摇曳的白玉兰花瓣,无一不是常人目之所及、习以为常的生活物件,描绘对象自带熟悉感,观者自然也能毫无负担地欣赏艺术,这何尝不是一件善事?往深了讲,齐派艺术一直都向人们展示日常生活的悠然与生命的感人触动:无论是大姐齐艳芳选择发扬齐白石大写意一路;三姐齐艳喜极尽工笔草虫、花鸟鱼虾的精工细腻之道;还是父亲齐灵根口中“自幼接受正规艺术训练,绘画大有学院画风,与姐姐们风格想去甚远”的妹妹齐驸,姐妹三人的技法兴趣也许会有不同,但在创作中都没有放弃将生活中的微小感知与艺术结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ccf73d5592b06cd87469478e5421baf2/ccf73d5592b06cd87469478e5421baf2.png

齐艳芳、齐艳喜、齐驸三姐妹以合画作品《富贵高寿》中寄托平凡百姓的愿望

作为齐白石研究会成员、大写意新生代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大姐齐艳芳虽为女子,但生性豪放,是曾奔走大连、哈尔滨、鞍山等地多次举办『四世同堂』画展,其所作的《喇叭花雏鸡》中,就有齐氏牵牛花的典型造型,盛开的牵牛花,看似一笔为之,实则不然,其以两个圆弧一上一下巧妙组合成花朵,接口处若有若无的点触,契合了观者的视觉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36935ad6bc0c973b35e9207b74115cbe/36935ad6bc0c973b35e9207b74115cbe.png

齐艳芳作品《喇叭花雏鸡》

三姐齐艳喜是齐白石纪念馆特聘高级画家,其性格温婉恬静,尤擅工笔草虫,并习惯在沉思静虑中下笔,看似寥寥几笔的《独酌图》即是用独特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艺术家独处沉思的一个瞬间。工笔画虽一向以精细繁复取胜,但此作构图质朴巧妙,两盏茶杯,一宽口瓷碗,一茶壶,一把将人拉回闲暇旧时光中。而那两只游走的小虫更是齐艳喜的拿手好戏,与简洁描绘的茶具等不同,齐艳喜以细腻巧密的工笔技法表现轻轻曳动的触角,结节明了的躯干,宽薄的两翅。作品的粗简与工细达成了平衡,整体色彩对比也十分协调,无疑继承了齐白石工细草虫的精髓:微妙、精瑾,但单纯生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d297521bd160593e9947d2f8059feb9d/d297521bd160593e9947d2f8059feb9d.png

齐艳喜作品《独酌图》

年纪最小的齐驸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她追求画面形式的完整性和表达的充分性,在《红梅报喜》一作中,采用没骨画法,以色点花瓣,画面率意散淡。花瓣色彩鲜亮,片片用心点染;树干由下而上,斜向挺立,与花卉平行呼应;两只喜鹊,从花干旁探出,圆润小巧的脑袋,些许晕染的墨色既刻画出小鸟光滑油亮的毛发,又还原了毛绒感,这勃勃的生机与诗意,传递着喜事连绵,日子红红火火的讯息,怎不讨平民百姓的欢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6/cb656c535e8e5273cebfacd9e0bdf016/cb656c535e8e5273cebfacd9e0bdf016.png

齐驸作品《红梅报喜》

齐驸在某次访谈中被问及创作灵感从何而来,艺术家当下回应灵感与个人的感受力有关,并指着恰好摆放在眼前的一碗金橘表示:“可能你看到这碗金橘没什么感觉,又或者是有点感觉,你觉得它看上去好吃?但你怎么把‘很好吃的感觉’表现出来?你愿不愿意去表现它?或者是你会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感觉:我太想吃这金橘了!它长得实在太好看了!我觉得这得看每个人的感受力与表达欲,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感受力的艺术家就会动手通过创作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齐驸的答案也解释了为何齐家世世代代画花鸟鱼虫、山水物什,仍画不尽,仍要继续钻研,因为从小培养起来对生命的感知力令他们无法忽视也不愿意错过平凡生活中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精彩瞬间。

她也曾感叹:“人们常认为国画只有梅兰竹菊、山水,其实国画可画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若人们只认为国画是水墨的,古老的、传统的,那就是对国画存在极大的误解。”齐驸此言当是基于自身丰富的生活与创作经验而出。

出生乡野,也画乡野。因而尽管世上艺术形态有千千万万,但论最能打动千万依然怀有乡野记忆的国人,雅“俗”兼具的齐派艺术当属其一。

(责任编辑:王一辰)

推荐关键字艺术时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