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竹:重生
2019-08-19 11:01:52喜号
艺术中的国丨艺术家 张修竹
我的作品在本土文化根系上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形态的当代转型,无论哪种形态的作品我都保留东方的书写性,我在和传统对话的同时也在颠覆他们。——张修竹
张修竹老师因其作品作品形式的多变,在艺术界一直是很难被定义的一位艺术家,甚至一度被认为“走了歪路”。
从开始国画创作,张修竹老师的国画作品在早年就已受到国外收藏家的青睐。后来师从文楼老师学习雕塑,更拓展他的艺术表达。一路走来从未停止对艺术的探索。而于早年开始接触西方的绘画作品,让张老师更深刻地感悟到艺术家只有重视和把握自己的文化根系,打破固化,通过艺术表现生命的真实感受,激发心灵自由与精神自由,才是艺术的真谛。
“陶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它跟生命,跟时间的关系,最能体现这种物质特性就是碎片化。破碎是必然,能够保持完好的东西是偶然。摔碎了以后我重构,按照生命来做。女人的生命,一个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女人。”
张老师的作品在形式上一直追求视觉力量和绘画的活力。在他最近创作的一组非常独特的作品是将成型的陶塑与水泥的自然融合从而形成新的雕塑——雕塑中的雕塑。用陶解构后的女性身体与水泥、角钢、铁钉等材料结合形成一种雕塑式甚至是建筑式的方法。而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双手,土、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质的转换,充满温度。当它与现代社会冰冷的工业材料水泥融汇,展现出一种让工业文明回归自然之美。
“我的绘画是雕塑性的绘画,雕塑是绘画性的雕塑。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艺术根本的东西。”
张修竹老师每件作品中的陶塑都是独一无二的,将它与其他材料整合为一个新的生命体,撕裂感和碎片化意识能真实的呈现,是张修竹老师对生命历程的自我表达。留白和陶塑的东方书写性,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根基上重构审美形态的当代性。
通过这批作品,张老师继续在无所不能,无所不及,无可无不可,法无定法,知非法之法的僭越过程中试验这二维平面与三维状态之间的张力。以艺术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真实感知。
艺术家简介
张修竹1950年6月生于四川新繁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先后在中国画研究院学习中国画人物、山水,师从文楼先生学习现代雕塑现创作居住于北京、成都。
《僭越》——张修竹艺术作品展
展期时间:2019年9月13日-2019年9月24日
展览地点:深圳画院美术馆
(责任编辑:张鑫[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