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慢慢织布:一场探秘独龙族新民艺文创的对话
2019-03-16 21:01:39 雅昌艺术网专稿
3月9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博物馆奇妙物和Klee KLee联合举办的《慢慢织布带来的幸福感》活动,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商店二层正式开始。这是一场关于新民艺文创的对话沙龙,现场邀请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博物馆奇妙物创始人张妞、Klee Klee品牌主设计师王艳艳及众多专家学者为大家进行主题演讲和交流。
Klee Klee品牌主设计师王艳艳(左)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中)
博物馆奇妙物创始人张妞(中)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右)
作为本次活动联合发起方、主办方,博物馆奇妙物创始人张妞女士表示,博物馆奇妙物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文创品牌运营方,但它不仅是一家集文创设计制作开发于一体的设计公司,更是力图倡导在博物馆新的语境下,探索将文化艺术巧妙融入到生活中的艺术机构。正因秉承这样的理念,才发起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Klee Klee这样企业机构的民艺文创主题活动。
博物馆奇妙物创始人 张妞女士
那么,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传统纹样的再设计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创新民艺产品是否能为当地可持续生活方式带来幸福感?又为何选择“独龙族”这个民族作为“中国新民艺”项目的切入口?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当代人文艺术发展的公募性基金会和文化智库,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以“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为使命,于2015年发起“中国新民艺”项目。当天活动现场,秘书长胡斐女士以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参与的独龙族项目为案例,为大家带来分享。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左)、张妞(中)、博物馆奇妙物合伙人(李枫)
什么才是当代设计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译码?同样致力于当代设计,找寻传统工艺的艺术性、文化性和当代性的贺阳老师和王艳艳女士,分别从各自的教学经验、实践创新角度解读再设计的魅力。无论是“一方布”的极简设计理念,还是试图从民族性产品出发探索可持续的环保理念,都是通过创意设计转化文化艺术,进而引入市场消费,改善生活、创造幸福感的生活美学。
活动现场,观众咨询独龙毯工艺材质
活动嘉宾现场了解独龙毯产品
活动最后,四位女性嘉宾就品牌如何有效介入民艺文创,探索新的跨界合作模式;项目进程中的困难及给当地带来的实质性改变等问题进行对话和答疑。
当然,这对博物馆奇妙物来说,这场干货满满的沙龙只是一个开始。张妞女士表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探寻更多有趣的项目、丰富的产品呈现给大家。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夏飞飞[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