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早期洪州窑青瓷茶臼
2018-10-31 21:20:38收藏快报
茶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用于捣烂蒸青鲜叶的杵臼,也就是《茶经二之具》中提到的“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这类茶臼体量相对较大,臼腹也相对较深。
茶臼出现得很早,三国时期张揖《广雅》中已有“荊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的记载,说明当时的茶饼在喝之前,先要在火上稍加烤炙,让它色泽呈微红状,再用茶臼捣成茶末放入瓷碗中,以沸水冲注,还要添加姜、葱之类的香料调和饮用。
瓷器中较早的制茶工具,至今已一千七百余年。图中所示这件器物就是西晋早期的洪州窑青瓷茶臼,高11.5厘米,直径17厘米。类似的器物在江西省博物馆也有一件。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