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五大误读
2018-10-31 11:44:10环球网
有关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五大“迷思”及人们应知道的现实中国艺术品市场充满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但其前景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光鲜。一些新数据令我们能更准确地探究该市场,以下是相关的五大误解及现实。
误解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异常庞大。现实:并不准确。该市场正增长但仅限于最顶端。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2017年拍卖额同比增长7%,但仍远低于2011年,且被认为相当程度上是受到极少数顶尖拍卖品的扭曲。在中国,完成绝大多数拍卖交易的较小拍卖行正艰难度日。去年中国大陆有525家注册拍卖行(北美仅93家),但其中200多家在“冬眠”。极少数亿万富豪的购买行为导致人们无法看清低端市场的窘境。
误解二:京沪艺术品市场赶上香港只是时间问题。现实:这是一场极艰难的战役。与香港相比,即便是西方巨头也难以深入中国内地市场。苏富比拍卖行亚洲负责人说:“要使京沪像香港那样具有竞争力,我们仍有长路要走。”
误解三:中国收藏者常“拍而不买”。现实:这并非全部故事。一些收藏者只是尽量避免买到赝品。对358家拍卖行的数据分析后发现,截至今年5月,去年在中国大陆达成的交易总额中51%款项仍未被完全付清。但研究显示,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很微妙。并非买家不愿(或无力)付款,而是中国拍卖行让买家自己承担断定拍卖品是否为真品的责任。
误解四:中国收藏者主要对中国艺术品感兴趣。现实:这种状况正迅速改变。例如,今年上半年佳士得的亚洲买家将60%支出用于购买非亚洲艺术品,去年同期该比例为48%。
误解五:西方收藏者越来越对中国艺术品感兴趣。现实:这仍需一段时间。除了几位著名当代艺术家,大多数中国艺术家仍鲜受西方收藏者青睐。西方拍卖行巨头尝试把更多东方艺术家引荐给西方,但这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陈耀杰)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