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尹《花鸟图》
2018-10-17 18:14:18收藏快报
明代中晚期,王阳明等人的学说掀起了思想解放浪潮,花鸟画领域也受到影响,诸多的文人以写意技法参与创作,改变了院体工体画占据主流的地位,此件唐志尹的《花鸟图》正是当时的产物。
唐志尹,字相五,一字聘三,明末清初泰州人,理论型画家唐志契之弟,工画翎毛,以逸笔写生,所作潇洒生动,与其兄所绘山水相得益彰,其时名动于江浙间。后其侄唐日昌得其真传,时人将之称为“三唐”,唐志尹是一位高寿画家,清康熙十七年(1678)仍作《花鸟》扇面,卒年约80余。
按画史记载,唐志尹绘画得吕纪、王偕法,吕纪为弘治时宫廷画家,其早期虽作过水墨淡色画,但后因皇帝喜好,而转为工笔重设色画,从时间来看,吕纪和唐志尹根本不可能有交集,唐只是从吕的画作中汲取技巧,而唐志尹应该是请教过同时期的王偕,唐志尹和王偕的风格更为接近,强调画面的精神气质,是浙派画风的一种延续。
这件唐志尹《花鸟图》(见图),为泰州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画作以小写意写就,虽仅落“唐志尹”穷款,但立意鲜明,花枝之下,是一只处于低空飞翔的禽鸟,禽鸟笔墨简洁,以渲染为主,勾勒为辅,施以淡彩,跃跃如生,其目光紧盯下侧,好像地面上有它喜食的昆虫,或是有同类的召唤,抑或是其他情况,任君猜想,画虽有纸幅限制,然意境不囿于此。全画构图虽简,留白众多,然以点睛之笔着重对禽鸟进行了细致刻划,生动凸显了禽鸟的轻灵矫健,同时以线条和点染表现的花枝也是极为到位,飘逸而洒脱,这一刻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被唐志尹悉心地捕捉到,并精准地定格到纸端上。结合花枝的摆动方向和禽鸟的飞行状态,画面中似还有清风拂来,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对比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志尹丙子年(1636)作《花鸟》册页则要工整一些,用色也较为浓烈,从中亦能察觉唐志尹不仅是一位全面的花鸟画家,也注重在风格上的探索和转换。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