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雁形铜香薰炉
2018-05-28 17:15:14收藏快报
我国使用香薰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秦汉之时,神仙思想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均相信世上有仙人,海外有仙山,曾多次派人寻访仙人,寻找仙山和长生不老之药。受此风气影响,在很多日用器的装饰上随之出现了仙山、仙人和神兽的形象。人们相信博山薰炉不仅可以去污除秽,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吉祥。汉代学者刘向曾在《香炉铭》中描述香薰炉说,“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可见古人对香薰炉的看重。两汉以来,随着时代变迁,出现了形态各异、材质各异的香薰炉。现代社会仍可见到它们的身影。
这件雁形铜质香薰炉(见图),炉高89厘米,器物较大,为明末清初时期的器物。此香薰雁首向天,口半张,舌尖上翘,曲颈挺胸,做鸣叫状。雁的双掌踏地,底座配硬木座,用铆钉固定。造型比例得当,神态栩栩如生,极其传神。雁形铜质香薰炉铜质金亮,皮色乌黑藏栗,包浆厚重。雁身錾刻的羽毛历历可见,雁背开有活动天窗,可揭开盖子,往里面添置香料,燃烧的烟气从雁的嘴中袅袅喷出,顿时香气满室。雁腹有一小排细密的小孔,空气能够进入雁的腹腔,香料得以缓慢燃烧。
把香薰炉打造成雁之形状,可谓寓意深远。雁被誉为禽中之冠,自古就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为大家所推崇。业内,小型香薰炉的藏品较多,而这种大器香薰炉鲜有,是一件有较好收藏价值的藏品。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