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773期】马琳:美术馆展览的沉浸式体验与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实践(上)

2018-02-18 09:17:53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作者:叶旭栋

主讲人:马琳

  马琳,博士,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管理和当代艺术研究硕士生导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西方现当代艺术展览史和美国艺术制度的研究,以及“艺术展览与策划”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已出版专著《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个人主持的策展项目涉及艺术史回顾展以及绘画、行为与影像等各类当代艺术展。

  对于美术馆来说,展览是联接观众与美术馆的一个通道,通过展览,观众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而教育是美术馆的主要功能,观众的作用与拓展也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沉浸式体验”打破距离感!

  随着美术馆展览的多样性,观众对展览的要求和趣味也越来越高,比如新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或是在展览中加强观众与展览的互动,都能极大提高观众的观展经验与兴趣。

  在此,观众不再是被动地去观展,而是成了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沉浸式体验”。

雨屋

  作品不单单是艺术家创作的结果,也是观众参与展览的一个结果,通过“沉浸式体验”打破了艺术家和观众的距离。如兰登国际的装置作品“雨屋”展和Teamlab的“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通过高科技打造了展览的沉浸式体验,试图让观众重新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并激发人们去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

  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实践是怎样的?

  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不再满足于常规的艺术教育模式,而是以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来教育和吸引观众前往美术馆参与展览和活动,其中一个现象就是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实践。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我们在博物馆见”阿兹海默症项目

  比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发起的“我们在博物馆见”的阿兹海默症项目,大都会博物馆推出的“在博物馆运动”的项目,卢浮宫的“青年人的话语权”项目、卢浮宫“视觉学校”教育项目等,本着为不同人群服务的原则,美术馆在观众教育与拓展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实践。

大都会博物馆“在博物馆运动”项目

卢浮宫“视觉学校”教育项目

(责任编辑: 叶旭栋)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