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388期】夏更起:民间掐丝珐琅——北京 扬州 广州
2017-08-28 08:37:40雅昌艺术网专稿
主讲人介绍:
夏更起: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著名鉴定专家、博宝艺术网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鉴博艺苑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夏更起
导语:
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
主题:掐丝珐琅宫廷艺术赏析
第四部分:民间掐丝珐琅——北京 扬州 广州
下边再讲具体民间珐琅。民间的珐琅也是不清楚,文献记载很少,但是我们从实物上能看到。元代的东西到现在没找到民间的。从《格古要论》写的来看,应该民间的是肯定有,但是我们现在找不到、
明代的很少,我这么多年看到的也就十几件。装饰也是缠枝莲,也有其他的,山水人物也有,还有带吉祥文字的,福寿康宁,但是这个不难鉴定,一看就知道,它上的釉料薄,釉料的颜色不那么纯正,所以这个不难鉴定。
到了清代比较明确了,地方造,民间作坊,北京、扬州还有广州。
清 铜胎鎏金珐琅彩“老天利制”花卉纹赏瓶
北京造直接从文献记载上来讲,从宫廷档案里边,乾隆六年因为他下令做的珐琅器太多,结果珐琅作工匠完不成任务,没有办法,就请示皇帝外雇工匠,说明外边有,北京有工匠,在北京雇了工匠到宫里边临时帮忙。但是没有留下铭文,一直到清晚期,清末作坊有铭文我们才知道了,有老天利、德兴诚、致远堂、敬远堂,有很多,他们的东西现在故宫也有,市面上比较多,欧洲也有很多。
清乾隆 掐丝珐琅凫尊 扬州作
扬州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知道,文献最早是乾隆三十六年,两淮盐政官在扬州,扬州掐丝珐琅贡到宫廷里来,这是最早,后边就不断地进宫,在宫廷里扬州珐琅比较多,社会上也有。它的特点是什么呢?他做的东西很多,宫廷里边、别处很少做挂瓶、插瓶,他做的最多的是这个,上边还有御制诗,御制诗都是乾隆的,但是字体不是乾隆的,字体是翰林院给写的。
扬州珐琅器有什么特点呢?简单地说就是比较随意一些,不太规整,那个丝好像不到位似的,比较松散。第二颜色比较偏冷,蓝色釉多,红黄色用的少,所以整体上感觉偏冷。
清乾隆 紫檀边座嵌胎珐琅宝座屏风 广州作
广州的珐琅,也是乾隆的时候出来的。第一个就是乾隆给他母亲做的六十大寿屏风,这个屏风到现在还在。另外就是进贡的掐丝珐琅器。广东珐琅还有两种,一种掐丝的,还有一种是带胎的。做的是局部,他把局部镀金。
(责任编辑:樊玮)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