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江明贤:潘天寿与林玉山在花鸟艺术上的创作理念与教育内涵
2017-06-23 16:44:18雅昌艺术网专稿
主讲人介绍:
江明贤:著名美术教育家、美国圣若望大学(水墨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暨研究所教授
江明贤
主题:潘天寿与林玉山在花鸟艺术上的创作理念与教育内涵
江明贤:我写的论文题目是关于台湾战前、战后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教授画家。他代表的不只是他个人,是代表了台湾的花鸟画的发展。我刚刚突然想改变想法,我想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刚刚大家谈到民族自信。1971年,我到西班牙留学,当时学校开了一门“风景课”,留学生有来自韩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的,很自然的,大家就是画花鸟画。我的油画教授在西班牙是很有名的,他一直盯着我的画。他跟我说“听同学说你的中国水墨画画得很不错,明天拿几张来给我看看”。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就拿来给他看,他看很久,他说他不懂。但是,他提醒我,我们的课是风景课,没有人规定是用油画,还是画其他画。他说最好的画家是用你最熟悉的工具材料来表现民族特色,表现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的媒材。他当时也搞不清楚台湾和大陆,他说“中国人有很好的一套文化体系,特别是在书画方面。总体来说,你的画画得不错。我虽然不懂,但我觉得不错”。他问我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他说“你来西方学什么?”。他说“我们西方要跟中国学习,你来这里学什么?”。他说“你已经可以毕业了,你画得很好,你回中国去吧”。
70年代,两岸的书画艺术还没发展起来,欧美对中国的书画艺术几乎不了解,甚至是排斥。我看他们介绍中国画,把它当成东方的素描,或者东方的水彩。水墨有水墨的特质,跟西画的素描和水彩是不一样的。毕业以后,我到美国纽约待了三年,面对全世界,不管是最好的,还是最烂的,反正是最前卫的艺术都在那里产生。我觉得美国是待不下去了,要回台湾。
潘天寿作品
后来因为有人推荐,我获得了美国的居留权,但还是放弃了。那个时候美国正好在播放一部连续剧,叫做《根》,非常感动。假如艺术没有根,它是没有办法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的。所以,我就放弃了。本来要回台湾带小孩到美国去,我从此就放弃了。
我们中国人过去实在是不争气,没有自信。现在谈自信,因为国力强了。现在所谓的文化大国的中国梦,不是只有大陆才需要,全球的华人,包括台湾,身为中国人,我们都感受它的荣耀,要一起来推动。我们中国人自己要有自信,连洋人都崇拜你的文化艺术,怎么中国人反倒不重视呢?
我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樊玮)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