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629期】黄尝铭:印谱的流传

2017-04-15 09:02:44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樊玮

  主讲人介绍:

  黄尝铭:逢甲大学土木系毕业。师事王北岳先生。历任全国、全省各级美展评审委员、筹备委员及台湾省立美术馆审查典藏委员。现为台湾省篆刻学会理事长、西泠印社社员。

黄尝铭

  导语:

  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搜寻的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人研究、鉴赏和临摹。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获得很大发展,更加重视对有助于文物制度和官制研究的古印章的考证,故印谱的集录与探讨盛于前代。印谱的版本分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种类。最珍稀的为能存原作风貌的原印钤盖印谱。随印谱的风行,印谱的种类亦更多,古印章除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外,还有封泥、历代官印、西夏官印、元代花押印等。中国嘉德拍卖邀请了黄尝铭老师为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印林锦囊——谱载朱影传丹心》。

  主题:印林锦囊——谱载朱影传丹心

  第三部分:印谱的流传

  我们再看印章的流传,除了比对它的玺印的内容之外,往往还透过很多的续跋文的了解,可以知道很多收藏的来龙去脉。

 

《簠斋印集》 (清)陈介祺

  簠斋是很出名的,就是山东威县的一个大收藏家陈介祺,他比较出名的就是《簠斋印集》跟《十钟山房印举》,这两个都是属于他的藏印,但是他编辑的方式不一样,所谓《十钟山房印举》就是举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格式,比如说占卜印章、古玺印、汉印、官印这一类的一种分类把它编辑出来。《簠斋印集》基本上是把藏印全部收纳进来,也有简单的一个归类,不像《十钟山房印举》那样清楚的一个归类,当然《十钟山房印举》他也编了很多,《簠斋印集》也编得非常多,版本非常多,所以他两个的册数都很多,因为不同的时间所编的一直在修改,在增加内容,增加收藏品,所以整个的版本非常得多。这个是一个二册本。

  这是咸丰年间到同治年间的一些谱。这个时候研究古玺印的人非常多,比较出名的是吴云、吴式芬、何昆玉、吴大澂这些金石家,每个金石家他收藏了很多古玺印之后,当然他就会把它辑拓成谱,像吴云的就是《二百兰亭斋》,吴式芬的就是《双虞壺齋》,何昆玉的《吉金斋》,吴大澂的《十二吉金》、《十六吉金》他都用过。这是在谈到咸丰、同治年间比较大规模收印章的几个人。

 

 《二百兰亭斋》(清)吴云

  我们看《二百兰亭斋》它是一个六册本,吴云所编辑的,大部分的古玺印是从张廷济的清儀閣舊藏,后来被吴云得到之后,加上他自己本身的旧藏总共有七百多枚,把它拓印出来的。这个也有二册本,当然内容录入比较少,后来辑的。但是这个印都稍微有作一些考释、考据,有一些印章进行考据“清儀閣舊藏”比较,创了一种早期印谱中拿出来就拓出来,没有做很大分析跟考据,从这个时候开始金石家做比较多的考据出来。

  这是《雙虞壺齋》吴式芬的,他所藏的印章,古玺印,这里面的拍品有五本,五个拍号,前面三个4380、4385、4398都是属于八册本,这个板框的样子它是不分卷的,拓的时候有戒格,有相同的大概有三个拍品,这是在1840年初拓的。刚刚讲的分卷的版本,它还有分卷一、卷二、卷三,一册一卷也是八册本4371的,但是4350是三册本,估计它是属于重新整理过,因为它每一页不是两个印章,每一页很多印章,而且是有粘贴上去的,估计这个谱有受损,他可能把很多印章再剪辑贴回集中在比较少数的页面上,所以变成了一个三册本,这是针对《雙虞壺齋》这里面五个拍品的分析,这三个拍品是一样的,这两个是同类但是册数不一样。

《吉金斋古铜印谱》 (清)何昆玉

  《吉金斋古铜印谱》都是何昆玉的,他是一个篆刻家,他刻印也刻得非常好,右边这颗印章就是“何昆玉应兴长生安乐”,这是他刻的印章,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出名的篆刻家在清朝时期,他对古印的收集也很热衷,所以他这个吉金斋主要都是从他的舅舅汉转楼旧藏里面得到的,再加上他自己所藏的,把它编出来,六册收录了1000多方,这里的版本也很多,有二册本的,四册本也有,六册本就是这个,七册本也有,实际上是六册加一个续辑就变成七册本,当然也有十册本,有十二册本,这是我刚刚提到跟陈介祺一样,他们在收录的期间有多有少,拓的时候不同的册数,所以有较多版本的出现。

  《集古官印考证》是瞿中溶,他不见的收藏得多,但是他模仿收藏加以很多的考据、辩论,把它编制出来的一个六册本《官印考证》。原来稿本成于1831年,后来1874年才由他的儿子瞿樹鎬校刊付印本。所以往后看就是光绪宣统年间的一些古玺印谱《汉印偶存》、《齊魯古印攈》。

《雙虞壺齋》 (清)吴式芬

  再看这件,我们刚刚看的那几个咸丰、道光期间往上看的有几本谱,拓这个标签都是在拍品里面的编号,就是我们这一次有的,你看从《铜鼓书》的印章流传的不是全部,我这个间隔的方向大致上就是说有部分流传的给吴式芬的《雙虞壺齋》,《雙虞壺齋》流传这里面《印制揭》又部分流传到《續齊魯古印攈》,大部分陈介祺他也到了吴大澂的《十六金符斋》,又提到这里,中间当然也有很多,比如说高文翰是专门帮陈介祺找印章的。他在收集的时候个人力量不够,他有很多人帮他找很多地区的印章,这个《印郵》。

  高文翰也是帮他在找印章的,后来自己也编了一本谱,像他的印章也流传到《得壶》,又流传到《共墨斋》里面,《共墨斋》里面又传到了《印寄》,这些证据都是从里面的印章的实物的拓片还有续跋文的一个记载,《印谱》的续文记载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古玺印流传的来龙去脉。

《汉印偶存》 (清)姚觐元

  《汉印偶存》是姚觐元所编的,姚觐元这个人也是东征西讨,曾经王爾度帮他刻了一个印章“起家西掖備兵東川提刱北楚承宣南越”形容他的一个事迹,这本书是二册本,但是原来最早是拓了一个四拓本,印了官印35个,私印122个,第二次拓本是官印109,私印163,总共四十八页,这是两册本。别附了一个《姚氏印存》,所以一共是三册本,这本就是没有《姚氏印存》的一个版本两册。《姚氏印存》就是姚觐元把他的先祖所留下的印章做了一个拓谱记录,所以叫做《姚氏印存》,但是我们在这里面没有,主要是记录古玺印的。

  《齊魯古印攈》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古玺印谱,是高庆龄所编的,这里是五册本,事实上它记录的是四册本,第五册是《续本》,是他儿子所编的,原来是629个印,又补了160印,这本书在上一次的拍品《金山续》里也有,西泠印社也存了,都是五册本。

  刚才讲到《续齊魯古印攈》但是跟这个是不一样的,这是事隔多年以后高庆龄的一个外甥叫郭裕之重新又收了一千多件印章,后来把它编了,附在它后面称之为《续齊魯古印攈》,也就是在齐鲁山东这一带收的印章把它编制出来了,不是同一个人编的。

《共墨斋》 (清)周銮诒 周诜诒

  《共墨斋》是周家的两个兄弟所编的,基本上这边收的印章都是经过了何昆玉、高文翰这些金石家的鉴定考证,所以内容上是很丰富、很准确的。这个是八册本,我们也曾经有看到过十册本的,不过内容差不多,数量差不多。

  《十六金符斋》是吴大澂的,也是很有名的一个金石家,当时黄牧甫曾经在他的幕下,也曾经帮他整理过这些东西。最早他是《十二金符斋印存》,后来增加了,改成《十六金符斋》,我们这个是一个五册的残本,平常看到的大多是十册本和十二册本,后来还有重辑本,还有1888年以后的重辑本,这个是一个残本五册本。

  《淡園》这个也是比较特殊的,在印谱的记录上是比较的少。这个人可能是高淡園,我不是很确定他,现在还考据不太出来。不过这本谱有王福庵的手书题记,他称:这本谱有八册,考所鈐各印與十六金符齋大半相同。《十六金符齋》就是刚才谈话的吴大澂的,所以他定为是这些印章是还没归到吴氏的时候所辑录出来的,所以刚刚那个图就是《十六金符斋》之前可能就题印出来了。但是因为他没有续跋文,没有任何的只字片言来证明它是什么东西,只是透过了王福庵当时看到这本谱给它的一个定义,所以我大致上的信息是从这里来的。

《十六金符齋》 (清)吴大澂

  另外有一个4369、4378的一个拍谱也是叫做《淡園集拓古銅印存》,都是八册本,内容接近。

  《磬室》是罗振玉的,这也是非常出名的一个金石研究家所编的。

  《翰墨因缘馆》是贾月铭所编的一个古玺印的收藏,这本是非常逐本的38册的,我曾经另外看过四册本,只收了120枚印章,估计这个没有去细数他,每一页拓印印章,一本书假如30页,38册,算一算也有一千多个印章,所以这是非常足的内涵物。

  这是民国近代所拓的印谱,我们稍微列举一下, 澂秋馆是陈宝琛的,他另外一本特殊的是古封泥的印谱,就是封泥印干了以后跟土、印文,像拓碑的方式把它拓成古封泥的一个拓片,这个就叫做《古封泥印谱》,这是澂秋馆的。他这个是十册本,事实上看过四册本、八册本,所以他这个算是一个内容比较多的。

  《樂只室古璽印存》这是有名的一个收藏家高时敷高络园在上海辑了他自己所收的古玺印存出来的,他还有很多的收集拓本,尤其是在流派印章上面。每一页拓一个印章,每册50页,总共收了大概有500个印章,算是很丰富的一个。

  《伏廬璽印》也是很有名的陈汉弟研究金石的,这本书也是宣和印社来拓的,宣和印社在民国时期在制作印谱上非常严谨,所以他拓出来的谱,出版的一些印谱,尤其是流派印章都非常的精致,他是方節盦来監拓的。

(责任编辑:樊玮)

推荐关键字收藏鉴赏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