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传》作者王瑞芸拜访董小庄 盛赞“艺会五洲”
2017-04-06 18:27:17华西都市报
他最初是一位版画家,但是在其4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他不断地在跨界,油画、水墨、装置等艺术形式无一不精;而他也一直在持续邀请国外艺术家来成都与其共同创作,而那些超越国家、地区以及民族的作品震撼人心。成都艺术家董小庄为期五年的“艺会五洲”项目近段时间引发了国内艺术界的高度关注,而著名美术史学家、艺术评论家和作家王瑞芸女士就于4月3日专程赶来成都拜访董小庄,她说:“艺会五洲是董老师一次非凡的艺术探索,它不在乎形式,而是关于心灵的碰撞。”
从2011年开始,董小庄在其常规艺术创作之外就开始策划实施“艺会五洲”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他用五年之间邀请到了全球五大洲的艺术家来蓉生活和创作,而比利时根特皇家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马丁.R.巴延斯作为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代表,拉开了“艺会五洲”的序幕。接下来,董小庄和墨西哥艺术家埃米利奥·卡拉斯科·古塔雷斯完成了“静默的和谐”项目,与澳大利亚托尼·苏格特完成了“空山无相”项目,与南非艺术家阿洋达·马布鲁完成了“一个人的相”项目,最后与缅甸艺术家Aye Ko完成了“神在哪里,边界在哪里”项目。五年时间邀请五位极具天赋的国外艺术家前来创作,这甚至也成为成都本土艺术圈的一件大事。
王瑞芸作为国内艺术界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评论家和作家,曾为国内写了不少西方艺术的研究专著,其中她的《杜尚传》、《激浪派》、《涂鸦艺术》、《变人生为艺术》等影响甚广,而她同时也在积极关注和研究国内最具才华的艺术大家,而董小庄的“艺会五洲”则是她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王瑞芸说:“每年他和其中的一位合作,即两个来自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俗,思考方式全都不同的艺术家,将要在同一张画布上挥洒。任何一个稍稍接触过绘画创作的人就能知道,这是一件难度太大的事。因为艺术家都有个性,也许,他们不妨可以对其他事情通融让步,但画面上的主权是绝对不能出让的。而他们并没有错,一山岂容二虎?”
在王瑞芸眼里看来,董小庄通过“艺”来会一会“五洲”,不仅只是要会一会五洲的艺术,而是要会一会来自五洲的那个人,触摸一下在不同文化中成长的人那颗灵魂。显而易见,他不只是通过合作来提高艺术的层次,而是通过合作来提高心灵的层次。到这个程度,艺术在他手里只是工具。他要用这个工具来尽量往人的内心里去,走得越深越好。就在4月3日王瑞芸拜访董小庄的时候,诸多艺术家和批评家也专程赶来纷纷讲述他们眼中的“艺会五洲”,如管郁达、黄效融、张颖川、蓝庆伟、邓乐、许燎源、吴永强、周斌、孟涛、魏言、赵弥、邓旭等等。张颖川全程见证了“艺会五洲”的整个过程,并在去年对董小庄做了一次详实的访谈,她称,这个项目做到了不同国家、民族和艺术风格的深度交流,这在艺术史上都很罕见。董小庄靠的人与人之间的爱,这是艺术最真实一面的呈现。
据了解,今年10月21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将举办《艺会五洲文献展暨艺会五洲画册首发式》,董小庄告诉记者:“艺会五洲”项目发起的最大的初衷是对当代人类文化一次深度思考的实践。董小庄说:“现在很多人崇尚西方的二元对立体系,认为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美即丑,而东方文化则强调‘之间’的感觉,就像红绿灯中间的黄灯。东西方文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和价值观,两者没有好坏之分,而且可以互补。我的所有作品都是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点去寻找灵感,在多元化的今天,在文化共享大行其道的今天,每个民族的优质文化都需要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保留。”
(责任编辑:李璞)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